幼儿律动的分类

三、幼儿律动的分类

(一)生活律动

生活律动主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发现、去感受,并加以提炼形成,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观念。这要求教师创编律动时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如做清洁(擦玻璃、拖地板)、吃饭、吹喇叭、骑大马等。相对应的音乐有《入园歌》《吃饭歌》《排队走》等。

(二)动物律动

动物律动是指以动物为主题的形象、动作及造型,对动物的外形及特征进行模仿、塑造,如小鸭子走、猫走、大象走、企鹅走、小兔子跳、青蛙跳等。相对应的音乐有《兔子跳》《小花猫》《小燕子》等。

(三)植物律动

植物律动是指以自然生长的植物为主体,以花、草、树为主要分类,对植物外观等进行观察。用夸张的手法对其进行模仿。如小草发芽、树叶飘落、小河流水等。相对应的儿歌有《雪花飘飘》《芦苇》等。

(四)动作律动

动作律动是指以人的动作为主体,用步伐以及头、肩、手臂等肢体来表现音乐的长短、形式、节奏和感情,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节奏能力及表现能力。相对应的儿歌有《小青蛙》《小鸡啄米》《幸福拍手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