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的要求
幼儿舞蹈结构短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许多舞蹈编导常常忽略结构设计这一环节,殊不知结构设计是编创必不可少的环节,使舞蹈作品有据可依。当舞蹈作品的选材和构思这两个步骤完成后,就应该按照一定的要求着手进行结构设计。下面我们详细地谈一谈结构设计的要求。
(一)时序安排合理
幼儿舞蹈创编要遵循“虎头豹肚凤尾”的结构发展模式。“虎头豹肚凤尾”原指文章开头、主体和结尾之间的关系。就幼儿舞蹈来说,开头要精彩,负责交代整个舞蹈的情绪;主体要丰富,负责交代舞蹈的主题思想;结尾不可拖沓,负责舞蹈的点题。这种结构模式正是基于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形成的。
(二)形式结构合理
在幼儿舞蹈编创时,舞蹈编导一定要注意如何把选取的舞蹈素材按主次、轻重、先后的顺序合理恰当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使人物、事件等在舞蹈作品中形成完整且有逻辑的情节故事,使整个舞蹈作品不仅符合创作规律,而且别出心裁。
(三)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
舞蹈作品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几个部分,在幼儿舞蹈的编创和布局过程中,要注意以上几个部分的合理安排,每一部分的衔接要做到一气呵成。舞蹈的每个段落要能够清晰地展现出编导的创作主旨,使观众在观赏舞蹈作品时得到美的享受。
(四)舞蹈表达完整
舞蹈作品的完整指舞蹈形式和内容要统一、首尾安排得当、结构严谨、动作流畅、与音乐结合度高等。幼儿舞蹈的结构虽然相对短小,情节相对简单,但在结构设计的环节,依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突出舞蹈作品的完整性。具有完整性的作品才能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适合幼儿表演,让幼儿喜闻乐见。
综上所述,舞蹈结构对于一个舞蹈作品而言是至关重要和不能忽视的。舞蹈艺术形象需要通过结构设计来体现和表达,舞蹈编导在设计幼儿舞蹈结构时,可以将构思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制订结构计划时要注意:(1)全面布局,将舞蹈的整体结构具体化到每一段。(2)设计舞蹈的总体意境。(3)考虑音乐效果和特色。(4)每一舞段的时间分配。(5)舞美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