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族民间舞创编原则
2025年09月26日
二、幼儿民族民间舞创编原则
(一)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
舞蹈动律,是舞蹈表演时在一个相应完整时空里,由一个带有主题性的动作以及其他的配合性动作构成的动作组合。舞蹈的动律不是舞蹈段落,更不是指整个作品,而是构成舞蹈形象的最小的、最核心的动作组合,是舞蹈艺术形象的“基因”,很像是一支乐曲的主旋律,但又不完全类同。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汉唐舞等舞蹈风格不同,最关键的是掌握它们的动律特征。舞蹈的每个动作都是其特有的动律衍生出来的,因此,掌握不同的民族民间舞的动律是学好民族民间舞和创编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要求。
(二)积累民族民间舞的元素动作
民族民间舞的元素动作,就是将民族民间舞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提炼、分解,形成的需要强化训练的动作。广泛学习和积累民族民间舞蹈的经典动作和重建动作,在进行创编练习时就有了主题动作的素材。
(三)选择适合幼儿的民族民间舞音乐
民族民间舞的音乐大多适合成年人舞蹈,幼儿舞蹈一般要遵循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原则,选择孩子喜欢的音乐。因此,在创编幼儿民族民间舞时,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演绎的民族歌曲,如《金孔雀》《娃哈哈》《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这些歌曲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易于幼儿理解。
(四)注重舞蹈编排的构图和画面
在幼儿舞蹈中,舞蹈移动线和画面不宜复杂,但在有的民族舞蹈创编中,丰富的队形和层次鲜明的画面可为舞蹈增添色彩和乐趣。推荐选择横排、圆形、环形、三角形、斜线、二龙吐须等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