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族民间舞创编实践
(一)幼儿藏族舞创编案例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独具特色。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舞等,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
1.音乐选定
推荐音乐:《圣洁的哈达》。
圣洁的哈达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21~图9-24)
图9-21
图9-22
图9-23
图9-24
3.动作说明
准备:藏族带水袖的服装;推荐人数:10~12人。
第一段:
①1~8拍:右手捂嘴状,左手与肩同高前平举,依次跑出成横排。
②1~8拍:每个小朋友摆一个漂亮的藏族舞造型。
③1~8拍:面对7点方向,手部姿态不变,脚做颤踏步,每一拍一动。
④1~8拍:保持姿态和颤踏步,转回1点方向。
⑤1~8拍:双手放于胸前,交替做由内向外甩动袖子的动作,脚做颤踏步向前移动。
⑥1~8拍:单靠步正反面各一次,手部做甩袖、搭袖,两个动作配合。
⑦⑧重复⑤⑥的动作,逐渐从横排变成两个小横排。
“呀拉索”:从左至右依次摆一个漂亮的藏族舞造型。
第二段:
①1~8拍:脚做吸跳步两次,甩水袖向上2次,旁踏步左右各1次,甩水袖向旁2次,每一拍一动。
②重复①的动作。
③1~8拍:右手半握拳于下巴处,左手手背托住右手肘,脚做左右蹦跳步2慢4快。
④1~8拍:脚做吸跳步两次,甩水袖向上2次,旁踏步左右各1次,甩水袖向旁2次。
⑤1~8拍:脚做单靠步2次,手部横甩水袖和单手向上甩水袖配合做2次。
⑥1~4拍:脚做单靠步1次,手部横甩水袖和单手向上甩水袖配合做1次。
⑥5~8拍:叉腰后踢跳步2次,摆出献哈达舞姿。
⑦⑧重复⑤⑥的动作。
过门:由其中一个小朋友起身招手并向2点方向奔跑(指向远方),其余小朋友跟着往2点方向跑成错落有致的一堆(望向远方)。
第三段:
①~④小朋友们依次手牵手做三步一撩动作,由前往后走出一个斜线队形。
⑤⑥右手搭于前面小朋友的肩膀,左手前后甩动水袖,脚交替做后点步、前点步8次,每两拍一动。
⑦⑧双手半握拳放于下巴处,脚做颤踏步,逐渐变成方形队形。
第四段:整段重复第二段动作。
结尾:所有小朋友集中,把水袖拉成哈达状,摆出丰富的舞蹈造型。
4.创编要求
(1)创编既要体现藏族舞蹈的风格性和地域性,又要保持童真童趣。
(2)舞蹈中的动作编排和发展要合理。
(3)舞蹈中队形变化要流畅并具有趣味性。
5.队形说明(见图9-25)
图9-25
(二)幼儿维吾尔族舞创编案例
维吾尔族舞蹈与民间音乐结合得十分紧密。舞蹈中,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眼可传神且具有代表性。除此之外,“动脖”“弹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动作也很有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
1.音乐选定
推荐音乐:《娃哈哈》。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26、图9-27)
图9-26
图9-27
3.动作说明
准备:维吾尔族服装和长发辫的帽子、铃鼓;推荐人数:9人。
准备拍:小朋友集中成方形在舞台右前侧,左手提裙子,右手上举拿铃鼓摇动。
第一段:
①1~8拍:左手叉腰,上举摇动铃鼓,脚下跳吸跳步,一拍一动。
②1~4拍:双手于耳旁左右交替敲拍铃鼓4次,脚下跳吸跳步,一拍一动。
②5~8拍:左手叉腰,右手屈臂摇动铃鼓,从胸前向上至头顶慢慢伸直手臂,脚屈膝碎步。
③1~2拍:面对2点方向,跳并步向前;同时,双手前平位直臂拍鼓。
③3~4拍:面对1点方向,左脚旁点地,双手兰花指拿鼓,掌心向外放于下颚。
③5~8拍:保持舞姿,动脖子。
第二段:
①1~2拍:吸跳步1次落地后小碎步,双手由头顶往下拍鼓至小腹前时两手分开成顺风旗摊掌手位,面对2点方向,眼看1点方向,右手拿鼓对1点方向。
①3~4拍:做1~2拍的反面。
①5~8拍:重复1~4拍。
②1~4拍:左手叉腰,右手单手前平举位摇动铃鼓,鼓面对1点方向,脚下碎步。
②5~8拍:左手叉腰,右手用鼓面轻敲左右肩各1次,双脚蹦跳步左右各1次,每两拍一动。
③1~8拍:左手叉腰,右手屈臂边摇动铃鼓,边从肩前至头部上方伸直手臂,每4拍伸直一次手臂,共做两次,脚下一直小碎步变队形竖排。
过门:①1~6拍: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依次右手拿铃鼓作逆时针立圆,后停在扇形位置抖动铃鼓。
①7~8拍:最后两拍左手后搂腰,右手拿铃鼓上举,前三个小朋友面对7点方向,后三个小朋友面对3点方向,中间小朋友双手上举托住铃鼓。
第三段:
①保持第二段过门①7~8拍的舞姿,一边摇动铃鼓,一边碎步移动,从竖排逆时针转动至横排。
②1~4拍:左手叉腰,右手单手上举摇动铃鼓,脚下碎步转至1点方向。
②5~8拍:左手叉腰,右手用鼓面轻敲左右肩各1次,双脚蹦跳步左右各1次,每两拍一动。
③1~4拍:双膝跪地,双手兰花指拿铃鼓放于胸前,掌心朝外,动脖子。
③5~8拍:摆出结束舞姿(自行设计)。
4.创编要求
(1)强调维吾尔族舞蹈独特的风格性,使用维吾尔族舞蹈典型且简单的动作。
(2)灵活使用道具,例如铃鼓、花朵、头纱等。
(3)表演时,热情洋溢、急缓有度、童趣纯真,极富表现力。
5.队形说明(见图9-28)
图9-28
(三)幼儿傣族舞创编案例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深受傣族人民喜爱。以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以及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动作,生动形象,舞姿造型丰富多彩。
1.音乐选定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29~图9-32)
图9-29
图9-30
图9-31
图9-32
3.动作说明
准备:孔雀舞舞蹈裙;推荐人数:12~16人。
准备拍:所有小朋友呈满天星队形,背对坐地,将裙子圆形铺开,手交叉抱于腿前,低头。
第一段:
①1~8拍:中间一位小朋友,左手拉裙子缓缓站起,左脚旁点地,右手孔雀手嘴势朝外,慢慢从肩膀处向上升起手臂至头顶,保持“三道弯”形态;其余小朋友双手孔雀手嘴式从胸前慢慢打开至横平位,嘴势朝外。
②1~8拍:中间小朋友保持孔雀舞舞姿原地慢慢转一圈;其余小朋友保持横平位孔雀手,手臂上下做鸟飞式。
③1~4拍:中间小朋友双手提起裙子至斜上位,其他小朋友跪坐,双手拉起裙子至斜上位。
③5~8拍:中间小朋友保持舞姿转圈,其他小朋友保持舞姿抖动裙子,同时缓缓站起并转向1点方向。
④1~8拍:所有小朋友碎步转3圈后放下裙子。
⑤1~8拍:双手拉裙子向上甩动4次。
过门:1~8拍所有小朋友拉着裙子变成倒三角形队形。
第二段:
①1~8拍:从第一排至最后一排,每两拍拉起一排裙子,做出由低到高孔雀尾巴状,倒三角形最后一排一位同学孔雀嘴手位立于头顶,做出孔雀脖子和头的形状。
②1~8拍:抖动裙子,做出孔雀抖羽毛的状态。
③1~8拍:双手拉裙子小碎步跑开呈“满天星”队形。
④1~8拍:双脚正步位屈伸动律4次,双手孔雀手抓住裙子做胸前交叉立掌2次,顶上领腕2次。
⑤1~8拍:左手提裙右手孔雀手位立于头顶,嘴型向外,两个小朋友一个面对1点方向,一个面对5点方向,孔雀手位小臂处交叉,踮脚碎步互转一周,回到原位。
结尾:小朋友们双手提裙碎步走成一横排,傣族敬礼式后,以孔雀舞姿提着裙子碎步下场。
4.创编要求
(1)创编傣族儿童舞蹈时应考虑傣族舞蹈的基本元素,例如“三道弯”“孔雀舞”等。
(2)注重服装的选择,如不选用孔雀舞裙,须选择傣族筒裙。
(3)舞蹈动作不宜夸张、复杂,合理运用构图、队形、调度等,配合舞蹈的整体效果展示。
5.队形说明(见图9-33)
图9-33
(四)幼儿苗族舞创编案例
苗族舞蹈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仅苗族“鼓舞”就有十种左右,且历史悠久。
1.音乐选定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34~图9-37)
图9-34
图9-35
图9-36
图9-37
3.动作说明
准备:苗族服装(短百褶裙);推荐人数:15人。
准备拍:
①1~8拍:舞台右前方和左后方各跪3个小朋友,双抱膝埋头。音乐起,一位小朋友跑到舞台中间做远望的动作,由2点方向看至8点方向;跪地的小朋友双手按地,做摇头动作。
②1~4拍:中间的小朋友做招手动作;从舞台两侧各跑出4位小朋友,双手向上转动手腕兴高采烈地拍手,跳跃。
②5~8拍:所有小朋友分成两队,每队7~8人跑下场准备。
第一段:
①1~8拍:绷脚小踢腿踮脚往前走出场,手部旁斜下位按掌,五指并拢,由后向前画圈的同时配合点头。
②1~8拍:脚站大八字位并左右摆胯摇动裙子,双手与胯同宽,手背对前方做左右摆臂,与胯同方向,配合摆头,头、胯、手为同一方向。
③④重复①②的动作,走场前后两个横排。
⑤1~8拍:双手前平位直臂转腕,屈膝碎步。
第二段:
①1~8拍:绷脚小踢腿踮脚走场成左右两个圆形,手部旁斜下位按掌,五指并拢,由后向前画圈的同时配合点头,走到可以牵手的距离并牵手。
②1~2拍:面对圆心,一脚向前迈一步,另一脚跟到正步位跺脚一次,小朋友们手牵手一起向上屈臂上举。
②3~4拍:面对圆心,一脚向后退一步,另一脚跟到正步位跺脚一次;小朋友们手牵手一起向下甩回原位。
②5~8拍:重复1~4拍的动作。
③1~8拍:两个圆中间各跑进一位小朋友做小花状手位从下至上升起,后打开双脚大八字位左右摆胯4次;圆圈上的小朋友双手扶住前面小朋友的腰部顺时针跑圆圈一周。
④1~8拍:从两个圆圈跑成两条斜线,后放开双手。
⑤1~4拍:斜线第一推指斜下方,面对2点方向蹲下。
⑤5~8拍:斜线第一推指斜下方,面对8点方向蹲下。
⑤9~12拍:保持舞姿不变,点头4次。
过门:1~8拍:绷脚小踢腿踮脚往后走,手部旁斜下位按掌,五指并拢,由后向前画圈的同时配合点头,向后走至中间断开的一个横排。
第三段:
①1~8拍:保持脚部动作,左侧横排的小朋友做左手在上的顺风旗按掌手位,右手继续由后向前画圈;右侧横排的小朋友则是反面顺风旗,左手继续由后向前画圈。
②重复①的动作。
③1~8拍:两个小朋友面对面,腿部屈膝动律每一拍一动,共8次,双手胸前拍手4次,两人对击掌4次。
④1~8拍:所有小朋友双手斜下位体前交叉牵手。
⑤1~8拍:保持交叉牵手舞姿,绷脚小踢腿踮脚往前走。
结尾:①1~8拍:保持交叉牵手舞姿,双脚正步位蹦跳步,落地时转脚后跟,左右交替跳8次。
②1~8拍:保持交叉牵手舞姿,三步一蹬脚动作正反面各一次。
③1~8拍:双臂直臂上举的同时快速转腕,脚碎步,所有小朋友集中成正方形,错落有致地摆出结尾造型。
4.创编要求
(1)创编幼儿苗族舞蹈前应该掌握苗族舞蹈基本动作素材,选择特色鲜明的动作,体现苗族舞蹈“点”“拧”“跳”“反排”等特点。
(2)在兼顾童真童趣的同时,应表现出苗族舞蹈的热情和表现力。
(3)合理使用“圆圈”“横排”等苗族舞蹈典型队形。
5.队形说明(见图9-38)
图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