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概述
舞蹈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动态性的形象艺术,对它的文化探索,自然应该在动态中、典型环境中进行。民族民间舞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征,而且是在一定环境中,在群众中进行传承。
(一)概念
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征,其地域色彩分明、风格鲜明、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征。
(二)特征
舞蹈源于原始艺术,当原始艺术逐渐发展为诗歌、音乐、美术等独立的艺术形式时,只有舞蹈依然以人体为中介表达思想感情,成为兼有时间、空间两种综合性特征的艺术形式。从某种角度而言,民族民间舞是一切创作舞蹈之母,既古老,又年轻,情贯古今,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性。
1.载歌载舞,自由活泼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国很多民族民间舞都巧妙地使用了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大大地增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2.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中国民族民间舞注重内容,大多以一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人物形象鲜明、人物性格突出。虽然有的舞蹈仅是表现某一种情绪,但它也多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片段出现的。如广东的《英歌》表现了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表现了戚继光为抵御敌寇练兵的活动。
3.自娱娱人,意旨统一
中国很多民族民间舞常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统一。有些舞蹈活动,对于舞者来说,既是自娱,也是表演,因此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
4.情之所至,即兴发挥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族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