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5年09月26日
目 录
序:激励言辞
引 论
一、研究总纲
二、美学三要素与艺术三要素
第一章 立象(上)——身体与人的伴随
第一节 空间的开辟
第二节 形质的积累
第三节 心的统摄
第四节 七分之主人
第五节 人的突显
第六节 身体的制造
一、作为纯身体的电影
二、从《推拿》看电影对身体的制造
第二章 立象(下)——平行物及其起源
第一节 平行物
一、平行物
二、小说与修辞
三、人性修辞与文艺修辞
第二节 论平行物的起源
第三节 人性社会的起源之际
一、吃人的文字
二、德谟克利特之井
第四节 人性社会文学中的语言与意志
一、人和语言的关系
二、填补空洞的空洞
三、空洞之后的自由意志
第五节 人性社会文学中的空间与记忆
第六节 人性社会文学中的孤独与恐惧
第三章 尽意——人性的天极模式
第一节 人性对感性的分类
第二节 儒家人性修辞的建构
一、差序格局与天极模式
二、仁与人性结构
三、心与性善
四、群与性恶
第三节 道家人性修辞的特征
一、天道与损益
二、天明藏德与同时损益
三、生机与生命
第四节 佛教人性修辞的中国化
一、吠檀多哲学对次序的重视
二、中观思想的平行平等思想
三、天文学与圆融思想的产生
第五节 魏晋玄学与盛唐美学
第六节 忽略距离的美学史和美学理论
第四章 文言——人性言说之整体
第一节 圣人空间向文人空间的转化
一、文之枢纽
二、《离骚》解
第二节 人性修辞的社会化及其原则
一、圣人与文人之间
二、天极之思
三、释风骨
第三节 文学修辞的变迁(上)
一、黄帝上古时代
二、陶唐时代
三、虞舜时代
四、夏代
五、商代
第四节 文学修辞的变迁(下)
一、文胜于质
二、汉代以下文学的发展
第五节 论文学理论的本质
第六节 文学批评的新准则及作品分析
总 结
参考文献
一、中国著作
二、外国著作
三、论文
后 记
后记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