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在商会的舞台上

奉献,在商会的舞台上

数千年前,一支轻骑经彭蠡湖一路东进,临泽而居,建立都城“干国”。后铸剑造船,举旗平天下,造福一方百姓。这便是余干人的祖先干越部落——一个经年征战、在苦难中塑造民族性格并试图建立儒学风范的族群。

时至今日,号称百万人口的新余干异军突起,在赣东北业已撑起一片天。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更是星罗棋布,成为区域经济耀眼的明星。由此一个新群体——商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4年9月13日,广东余干商会在广州成立,老乡们推举吴少锋担任首任会长。三四百人的商会队伍将昔日沉寂的打工仔推上风口浪尖,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天,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五百余人济济一堂,见证大会盛况。余干县委书记还专程从老家赶来祝贺。这一刻的焦点注定是吴少锋的,他在致辞中表示:广东余干商会的成立是在粤创业的余干籍企业家的共同心声,商会将为广大会员互帮互助、抱团发展提供平台;同时,商会将积极组织引导广大会员不忘家乡、回馈家乡、关注家乡建设,大力宣传余干、推介余干、介绍更多有识之士到余干投资兴业。

当晚,商会还举行了“和乐干粤,共襄盛世”为主题的大型晚会,来自老家余干和广州等地的艺术家联袂登台表演,一度将气氛推上高潮。

吴少锋再次成了“孩子王”。然而现在的带头人更具审时度势的勇气和魄力,团结在他周围的已不再是那些懵懂的村庄少年,而是活跃在经济前沿的企业家和一批跃跃欲试的创业青年。彭国禄、彭金禄、徐峥先、傅晓辉、程光利……这些会员的资产动辄达亿元之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他们愿意协助吴少锋将商会办成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当年余干在广东创业、务工的人员达到13万多人,是余干最大的劳务输出地,也是余干人在外创业的主要地区。

是的,商会首先得是个“家”,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受到庇护,感到温暖,得到启发和教益。同时它还得具备孵化功能,使那些具有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服务商会投资人,以期达到抱团取暖、互惠互利的功效。而对担当此任的吴少锋来说,他既要将商会经营成“温馨之家”“财富之家”,更要把它打造成一个正能量平台,让身边更多有梦想的人在这里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使它发挥更大的参与功能,让社会的弱势群体在这个饱含激情和奉献精神的民间机构获得救助和帮扶。

2017年9月的一个上午,吴少锋携商会一行,向老家余干县石口镇湖滨学校及该镇另两所学校捐赠60余万元的现金及各类物资,受到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此次最引人注目的是为湖滨学校捐赠的“爱心书屋”和“爱心午餐”。两千多册新书陈列在阅览室,令学生们欢欣雀跃。香喷喷的午餐则为那些每日以咸菜干饭充饥的七十五名孤儿和贫困学生带来了甘霖般的给养,让他们屡受创痛的心灵得到抚慰。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部分,此次广东余干商会在全国余干商会中做出表率,他们的行为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

吴少锋关注湖滨学校的起因,是年初他对该校的一次造访。校长跟吴少锋提起一位老人为了孙女上学,竟跪倒在他面前要求减免学费,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供孙女读书了。类似的情形时有发生,让学校左右为难。此事在吴少锋心里产生了震动,一衣带水的乡亲还这么困难,在外创业并小有成就的他不能视而不见。金秋九月,他和商会同仁发起了向该校募捐的号召。随即,捐赠的书籍、文具、衣物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余干,吴少锋开始了一场反哺之旅。

2018年盛夏,正值家乡热火朝天地开展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吴少锋再次在广东余干商会发起募捐,随后将80余万元善款,通过县工商联等部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与此同时,北京余干商会、上海余干商会、南昌余干商会、温州余干商会等兄弟商会纷纷响应家乡号召,筹措衣物等支援物资和捐款,对全县困难户展开声势浩大的帮扶,体现了创业者的血脉亲情和游子的赤诚之心。

2020年底,余干彻底摘除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全县上下一片欢腾。作为在扶贫攻坚阶段挺身而出支援家乡建设的各地商会,他们理应受到尊重和铭记。而这正是吴少锋组织发起商会的初衷,他时刻牢记着家乡的养育之恩,也时刻牢记着反哺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这些年,他个人向社会捐赠的款项和物资已达数百万元,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的人民带去了温暖和希望。其中,为四川凉山贫困学校捐赠物资5万余元;为湖南阮陵受灾村民捐赠物资5万余元;为余干乌泥镇、杨埠镇捐赠食品价值30余万元;为乌泥镇高价山修建老年活动中心捐赠15万元;为余干“爱心书屋、爱心午餐”捐款捐物10万余元;为广东陆河县扶贫捐款1万元;为番禺区慈善协会捐款5千元;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为老家余干红十字会捐赠口罩3万个……这所有的一切,无不表达了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赤子深情和悲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