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像花朵一样盛开

爱情像花朵一样盛开

1993年7月高考结束,学业优异的张建辉考入鹰潭市农校。这是一个距余干七十余公里的城市,四通八达,堪称全国交通枢纽。张建辉高考发挥得不是很理想,按平时的成绩应该能上个本科。但无论如何,毕竟跳出了“农门”,这是多少农家子弟所企盼的。与此同时,江丽君却失利了,无缘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学习。这对于一个要强的姑娘而言是个多么大的打击。由于家庭的现状,她甚至没有复读的可能。一颗希望的种子从此覆灭。

高中毕业后,江丽君在堂叔江亚庆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个招工名额,被安排在县城以北的石口镇财政所上班。镇里的工作并不清闲,抄抄写写,间或下乡调研,她有时还兼顾打水拖地,给人留下活泼勤快的印象。江丽君的工资是每月一百五十元,而且是一个季度发一次,对此她并无怨言。工资发下来,她跟家里说想买一辆自行车,父母满口答应。车子买回来了,是“飞鸽”牌,一个家喻户晓的牌子。这同样是同龄人所羡慕的。是的,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辆簇新的自行车,对于初入社会的江丽君是何等傲娇和意气风发!高考失利的阴影从此烟消云散。

她并没有留意到幸福的爱情也在悄悄向她靠近。

1994年正月,趁着回家探亲的机会,江丽君曾经的租友张建辉到县城以西的新生乡找到她家。这个为了爱情而撕下伪装和羞耻心的大胆青年,让江丽君的父母喜上眉梢,热情地接待了上门的小伙子。不巧的是,江丽君并不在家,她因别的事出门去了。这多少令小伙子有些失望。然而他并不气馁,内心里开始酝酿一桩更大的计划:利用暑假在江丽君的外公的村子瑞洪镇西岗村开一家干菜店。江丽君的父母和外公外婆热情为张建辉的店面选址,忙前忙后,好像就是一家人一样。门店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开起来了,各路干货摆满了架子。香菇、木耳、干笋、粉丝等货物不胜枚举,都是农家筹备过年或办酒席的必需品,不出村子就可以买到。西岗村是个有着一千五百余户的几千人口的大村,扼守鄱阳湖,连通新生、东源、瑞洪、康山等乡镇,可谓商机无限。江丽君的父母觉得建辉这个小伙子既能吃苦,又有经商头脑,就算不是大学生也能让女儿托付终身。心里不由暗自窃喜。

这样一来,两个年轻人的感情便顺理成章。江丽君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在心里慢慢接纳了张建辉。她的脑海像电影镜头一样梳理着在校时的画面,平时只是点头示意的匆匆一瞥,最终竟演绎出刻骨铭心的恋情。这是多么神奇而伟大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初,处于东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赣东北涌现打工潮,一批批男女青年背井离乡,奔赴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为各自的人生开启寻梦之旅。久居偏僻小镇的江丽君蠢蠢欲动。1995年正月,她毅然辞去财政所的工作,在初中同学江子龙的带领下赶往浙江慈溪,进了一家做轮胎配件的公司,江丽君被分配到该公司五厂的牵伸车间,做了一名加工锦纶丝的工人。

在江丽君的印象中,公司对外地人很关心,带去的生活费用完了,可以去办公室预支工资。此外同事之间也很和睦。一个刚进来的女大学生叫张美丽,私下也时常接济江丽君一两百块钱吃饭。因为工作不到一个月,她的弟弟妹妹也到慈溪找工作来了,加上每三个月才发一次工资,所以根本就没钱吃饭。姐弟几个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日子。

江丽君刚进公司,每月工资七八百元。但她是高中毕业生,工资比其他打工仔要多十块钱。弟弟妹妹跟来了,江丽君的担子也重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他们,让他们有饭吃并找到工作,对得起在老家的父母。一年之后,由于业绩突出,江丽君被公司评为优秀外地职工代表。与此同时,她还有几篇文章发表在厂报《金轮报》上。这在数千号人的公司,算是混得有模有样了。

1995年整年,江丽君都没回过家,过年是在厂里过的,只因为过年公司会多给个红包。很快妹妹江涛君也进了金轮公司。弟弟江绍锋不懂事,一时找不到工作,一直在慈溪消耗,凭空给姐姐带来生活上的压力。

1995年下半年和1996年上半年,公司每次发工资,江丽君都是把自己和妹妹的工资除去生活费之后,统统通过邮局汇给了在老家的父母。三个月发一次工资,一次寄回好几千,这在当时的村子是个很轰动的事,父母每次去邮局提款都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江丽君后来从侧面了解到的。她听了很高兴。

1995年上半年的一天,张建辉思念心切,趁着去浙江庆元进货的机会,绕道去宁波慈溪看望了江丽君。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有说不完的悄悄话,离别之时难分难舍。为了照顾男友的心情,1996年上半年,江丽君从金轮公司辞职回到了老家,后来在余干税务局瑞洪分局找了份工作。1997年张建辉从鹰潭农校毕业,两人宣布结婚。1998年1月,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儿子张克强出生了。儿子的名字是江丽君取的,之前她爱看一个叫安克强的作家的书,看得很入迷,为了那份情怀和纪念,她为儿子也取名为“克强”。这里面寄托了一个少女曾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