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昌办事员的财富梦

驻昌办事员的财富梦

提起彭兴国的创业之路,最早可追溯到他在老家余干的求职经历。禾斛岭中学毕业后,他成为禾斛岭垦殖场的一名员工,并被派往驻南昌办事处。爱人张桂新就是这个时候谈的。张桂新比彭兴国大一岁,生于1965年。说起两人的婚姻,还有一个小插曲。张桂新的妈妈信基督教,每个礼拜天都要到禾斛岭教堂做礼拜。一次来自彭兴国村子的牧师找到张桂新的妈妈,跟她说他村里的一个小伙子不错,可否撮合和张桂新谈谈。听说给女儿找对象,当母亲的顿时来了兴趣,满口答应要让两个年轻人见见面。其时张桂新在国营禾斛岭毛纺厂当职工,被誉为“车间一枝花”,追求者众多。况且她还是工厂劳动模范,月薪达六十多元,是一般工人工资的好几倍。她父亲张绿水在禾斛岭垦殖场电管站当电工。家庭条件不比彭兴国差。

张桂新私下打听了一下彭兴国。当得知彭兴国由临时工转为正式工,而且叔叔彭秀水在南昌市经贸委任职,她一时心动了。两人就这样处上了。

禾斛岭垦殖场驻南昌办事处也叫南昌转运站,通过转运站,余干生产的啤酒、酱油、建材、呢料、毛线等工农业产品向南昌和全省推销,与此同时也给场里进货。那时有个说法,余干县的工业,50%集中在禾斛岭垦殖场,可谓规模之大。彭兴国从一个小小的保管员做起,一直做到办事处主任,时年21岁。1988年,张桂新从禾斛岭垦殖场辞职,来南昌与爱人彭兴国承包了转运站,经营这里的招待所和食堂。他们雇了两个服务员,一个会计和一个厨师。但是一年下来他们并未存下多少钱,平时赚的一些钱都用在招待来南昌的熟人朋友和亲戚。也是在这年,他们的大儿子彭洪华出生了。坐落在南昌西湖区沿江路上的转运站愈加热闹和拥挤。

正当家庭和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彭兴国突然宣布停薪留职,下海做生意。这有些让家人想不通。但他去意已决,他和爱人揣着不多的一些本钱,到市场进毛毯和鞋袜放在地摊上卖,每天起早摸黑,风餐露宿。一条毛毯赚十多元,一天卖几百条,挣两千多元,比承包转运站不知好多少倍。夫妻俩忙得应付不过来,有人趁机不付钱就走了。人一多,道路就出现拥挤,城管一干涉,地摊就摆不成了。正当夫妇俩愁眉苦脸之际,他们发现胜利路上的绸缎商店有柜台要对外出租,每天二百元,短期。但即便是短期,彭兴国也有信心赚到钱。夫妻俩一合计,又租了个十来平方米的柜台卖毛毯。事情果然如他们预料的一样,生意出奇地火爆,顾客几乎挤爆了柜台。

好生意引来嫉妒。商店见彭兴国夫妇这样会做生意,心生怨恨,竟然违反合约,提前将他们赶出了商店。然而彭兴国并不气馁,旋即又在胜利路租了一个店面,推销厂家直销的布匹,一色的时装面料。由于眼光独到,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他们的生意再度顾客盈门。禾斛岭毛纺厂、军山毛纺厂等当下知名厂家都愿意跟彭兴国合作。

1995年,彭兴国带领四弟彭兴青进驻南昌最大的洪城大市场。他们在市场租了个二十平方米的店面,年租金1万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年销售额突破20万元。由于经营有道并肯吃苦,彭兴国的财富呈几何式上升,至2016年,他的店面的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店面也从最初的一个扩大到六个,面积达二百多平方米,把周围经营不善的店面都盘过来了。其产品也已由低档面料发展到高档的羊绒、毛料和真丝等数十个品种。1995年,彭兴国当选南昌市洪城大市场商会布匹分会副会长,两年后被推举为会长,会员达900多人。他带领会员分析市场、投资兴业、接济社会,受到公众及会员广泛好评。2008年,彭兴国被提升为洪城大市场总商会副会长,此时的会员已达2800多人。而彭兴国本人的布匹生意在南昌市已做到数一数二的地位,在业界声名显赫。

彭兴国的骨子里有股冒险精神,他认准的事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去尝试。2006年,他涉足房地产业,成立江西洪达地产有限公司,首次以2000万元并购位于南昌江大南路的星都宾馆,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之后又投资3000多万元收购抚州市赣东大街繁华地段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服装百货商场,取名为“女人街”,一时门庭若市,生意火爆。借着这股气力,彭兴国四处突击,在全省各地圈地购房,势不可挡。直到2010年他运作德安万象广场综合体,心稍稍归于安静。这个总投资预计超过10亿元的地产项目,真正让他找到了投资的兴趣和前进的方向。这同样是在黄金地段上的项目,商业规划占地5万多平方米,住宅占地1万多平方米。安置住房80余户,安置价比市场价足足低一半,每平方米25000元,让拆迁户心满意足,纷纷配合万象广场的施工建设。“买店不如自己买地开发”,据说这是彭兴国从地产大王王健林那里得到的启示。

他的财富梦想开始朝着既定的目标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