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他奋斗的动力
2001年后,程文章带着三弟程建章一起到北京打拼,同年8月注册成立北京文建达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名称也是各取了兄弟俩的一个字组成的。从此拉开创业的大幕。
这一年,在两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开了塑钢门窗厂,公司有了可观的收益。2002年,田老板经常出国游玩,日不落装饰公司的生意也慢慢衰退,因为没有工程可做。田老板让程文章回家等通知,说有事再通知他。而且把陪伴程文章四五年的高尔夫轿车也暂时收回了。由于程文章自驾车习惯了,没有车出门也不太方便,为了长远发展,他花了十七万多元买了一辆新款“捷达王”轿车,当时身上仅有的二十万元积蓄几乎被掏干净了。田老板曾不止一次夸赞程文章是北京的GPS,说跟他出门从不迷路。他忽略了他的员工正是一个胆大心细之人。之后两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老板的言行,让程文章特别失望,也让他下决心彻底离开日不落公司。
正是在这种焦虑的背景下,程文章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唯有放手一搏,才能不受制于人。这一年他在老东家中央民族歌舞团租了一间房子,安顿下了家人,并把儿子送进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小学读书。与知名歌星付笛声、任静的孩子同在一个学校。后来程文章与付笛声夫妇也成了朋友,对方的新房子还是他帮忙装修的。这些年,程文章的妻子从老家来到北京。很快,他们的女儿也出生了。
公司成立后,程文章从老家招了一伙工人。靠着早前的人脉,他的业务很快打开了,相继承接到北京市卫国中学、万泉河小学、双榆树小学等单位的装修工程。几个月的时间,他便赚到十多万元。
随着业务的扩大,几年后他又相继成立北京恒天中创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生意风生水起,财富越积越多。至2003年,他花三十多万元在香山附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随后几年又相继买了多套房产。他凭借辛苦的打拼,不仅在北京站稳了脚跟,而且显得游刃有余,活脱一个富豪的架势!
程文章不断积聚着财富,也在不断积聚着情感。在他心里总忘不了家乡情,以及对社会的反哺。他在北京余干商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多年来始终走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前列。他像一粒火种一样传播着光和热,温暖着孤独者的心灵。名单上或许没有他的名字,但他依然乐此不疲、甘于奉献。2018年,他再次捐赠十万元为老家樟山村建文化活动中心,一时传为佳话。
一个来北京开花店的老乡,举目无亲,也没地方住。程文章得知后,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几个月,直到老乡找到房子为止。程文章总记得在上海打工时得过老乡的照顾,这种善意现在更多被他用在社会上。他希望那些迷茫之人从他这里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不以善小而不为,并能从助人的乐趣中感受到幸福,感受灵魂的慰藉。
每次回老家,只要在路上遇见老人,程文章都要拿出一二百元塞在对方手里,以示对长辈的尊重。他喜欢跟老人攀谈,喜欢他们喊他的乳名,那是多么惬意而愉快的瞬间。是的,他是穷苦人出身,他手上还有打铁和挖沙时留下的伤疤,那是生活赠予他的财富。
程文章能从一个农村的小铁匠一步步奋斗到今天,继而取得成功,离不开一个人——他的父亲。由于从小家境贫寒,程文章总在心底暗暗起誓,一定要混出个样子,让曾经瞧不起自己家的同村人刮目相看,更要成为父亲的骄傲。
程文章的父亲经常给他立目标,教他如何做人。正是父亲的力量给了他前进的动力。尽管程文章成家后就分了家,但是全家人始终住在一起。1993年程文章拿出刚赚到的两万多元给家里翻盖了二层板楼,那是全村的第一套楼房,它让父亲彻底在村里扬眉吐气。
一路走来都是父亲的目标支撑着程文章奋斗。2004年,程文章在北京迎来了小女儿程京影的诞生,特意把父亲接到了北京,并让他第一次坐了飞机。随后他带着父亲满北京游逛,买新衣裳、吃好吃的,使老人心情愉悦。那时程文章的第一套房已经购置但还未交房,他为没能让父亲住上自己在北京的新家感到遗憾。
2008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程文章夫妇带着女儿去西四环的苏宁商场购置家电,女儿不小心把额头磕破了,流了满头的血。女儿作为程文章的掌上明珠,受了伤让他心疼不已。也正是此时,程文章突然想起父亲,便给父亲打了长途电话,聊了很久。父亲说身体不舒服,程文章要回去看望他,但被父亲拒绝了,说不年不节的别浪费钱。程文章当时跟父亲承诺年底买辆奥迪轿车开回老家,并要带他到处转转。
岂料挂断电话后不到十个小时,在凌晨两点多接到三弟的电话,告知父亲突然辞世。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程文章无法接受,哭着追问三弟程建章:“你是不是看错了,不可能啊,下午还跟我通话,说等我过年回家呢……你再带爸去医院看看,肯定能救活!”
电话那头传来三弟的抽泣声:“爸真的走了,你快回来送爸最后一程吧。”挂断电话,程文章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他叫醒妻儿,和同在北京的四弟夫妇打车赶往机场,回家筹备父亲的葬礼。在飞机上程文章想,如果能带父亲来北京医治可能就不会这么早离开了。如果通话的下午就坚持回来,可能还能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他仿佛被掏空了,陷入在自责之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