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索中接近生命的微光

在求索中接近生命的微光

阮华进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辈子会与人力资源结下不解之缘。

他原本是打算在深圳找份体面的工作,但简历递上去后,负责给他找工作的公司却把他留了下来。他们似乎更需要像阮华进这样精干得力且有着当兵经历的助手辅佐企业的发展。他们给阮华进开出了400元的月薪条件。

阮华进欣喜若狂,庆幸自己的运气好。虽未接触过人力资源工作,但他在部队干过文书。抄抄写写以及待人接物是他的强项。何况一切新事物都有个学习的过程,他要在新领域找到突破自己极限的能力。

他在公司虚心请教,也不怕跑腿儿,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着他分内的那摊事儿,深得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好感。当一切稳定了下来,他把新婚妻子吴春燕从老家接到了深圳,二人租房烧饭,灯火相伴,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居家环境。不日,大女儿呱呱坠地,小日子越发过得甜滋滋,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儿。

阮华进在公司一干就是七年。从普通职员,到主管,再到经理,两年一个台阶。工资也从最初的400元涨到6000多元。生活得到质的飞跃。

2008年9月,名声在外的阮华进被深圳罗湖区一家事业单位聘为副总经理,工资直接开到一万三千元。在这里他管理一百多人,负责公司的运营、培训和销售。其中包括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和校企合作等事项。他像个成熟的猎手,显得是那样游刃有余和志在必得,完全没有初来时的生涩和矜持。在他心里似乎同时升腾着一团火焰,那里包裹着一个浴火重生的愿望和梦想!

在罗湖区工作了一半年之后,他重新择业。再次回到龙岗区,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这家公司除了开具不菲的薪酬,还让阮华进享受分红。最多时他分到二十多万元。而所有的获得,都是与他的辛苦付出和所创造的价值成正比的。

他就这样不断在生活的摔打中摸索着、成长着,逐渐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

2011年12月,阮华进终于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注资一百万元,成立属于自己的“深圳市众南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五年之后,他增资到一千万元。同时在昆明、东莞等地设立分公司,长期与十几个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涉及电子、玩具、包装、施工、安保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进行长效管理,阮华进对凡是派遣工人达到五十人的工厂,便要派一个公司管理员进厂进行管理;而工人超过三百人的厂子,他则要派四五个管理员过去。每个派出的管理员月薪都有上万元,他们负责员工入职、离职、上班考勤、宿舍管理以及核发工资等事宜,既解决了用工单位的后顾之忧,又能长期跟踪这支员工队伍,继而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每年的寒暑假是阮华进重点关注的劳务窗口。往往这个时候,大中学生都愿意到厂里去体验生活,并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然而工厂不会直接招收学生,都是通过劳务中介的推荐方能用工。而且未满十六岁的学生一律不准加班,只有到十八岁才行。所有这些繁文缛节都需要劳务公司事先进行统筹安排,出不得任何差错。是的,当每个勤工俭学的学生从工厂挣得四五千元学费重返校园的时候,他们会记得这个经历,那是在劳动的摔打中锻炼过的青春。而这也恰恰是阮华进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时刻。因为他看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与此同时,多年来他也在尝试着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工厂,接受这座社会熔炉的锤炼和启蒙。

当前全国的劳动力市场鱼龙混杂,竞争十分激烈。仅阮华进所在的深圳龙岗区就有超过二百家劳务公司。长期以来,阮华进牢记服务宗旨,为用工单位精打细算,收获了不俗的口碑。眼下,他的公司每月固定派遣务工两千余人,年营业额达三千万元,并成功当选深圳市龙岗区劳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数年来,众南劳务公司先后成为赣南师范大学、九江学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就业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并先后被东莞荣辉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黄金谷金业有限公司、深圳瑞圣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利德宝纸品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授予“最佳人力供应”和“最佳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2023年2月,再次被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服务协会评为“龙岗区2022年度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目前,深圳市众南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拥有近百人的专业化服务团队,业务范围覆盖珠三角地区,与中国电网、比亚迪汽车、富士康、美的、国金黄金、日立环球、康佳、伟易达等诸多知名集团和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公司还与全国近百所大中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企业储备和定向培养人才,每年吸引了来自云南、甘肃、广西、湖南、江西等省份的大量务工人员前来就业。“到深圳,找众南”成为务工者口口相传的一句口头禅。

阮华进心中的“众南”,其实很简单,即来自南方之意。眼下他虽然身处繁华都市,心里却依然挂念他的南方水乡——那个有着童年气息、生长着苔藓和狗尾巴草的村庄。他是个重情之人,这些年相继把二哥阮惜进,以及侄子、外甥和爱人的多个姐妹带到身边一起创业,手把手教他们创建公司、打开市场,提升他们的谋生技能及生活质量。

人生最美莫过于拥有从军的经历。每每谈及此事,阮华进总是眉飞色舞。当年与他同时参军的余干青年有三百来人。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与其中的多数人依然保持着联系,并成为事实上的退伍兵联谊会会长。他每次回到家乡,都要邀请战友小聚。他喜欢与他们推杯换盏、高谈阔论的感觉,因为在战友面前,他活得最真实,也最舒心。他总希望能为战友做些什么,谁想找新工作或拓展人脉关系,他总是义无反顾地提供一切帮助。

在外打拼这些年,阮华进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领略了世间的曼妙与繁华,一颗躁动的心渐渐有所回落和释然。眼下他虽然在深圳、南昌等地购置了房产,但其最大的愿望还是想在老家阮家村建一栋房子,并辟一畦菜地,过一段修身养性的自在日子。且每日陪陪父母,听听鸟鸣,看看流云,让匆忙的步履重新沉浸在江南的尘烟里,这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间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