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凉世态未曾耗尽他那颗火热的心
那间四周是土墙的房子或许是村里最穷的一家,低矮、阴暗,散落着沉重的叹息。在张永生的记忆里,父母整年劳作,换来的依然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张永生从小感受到了炎凉世态带给他的心理创伤。那是一个穷人的孩子在生活中普遍要上的一堂课。生活在1999年国庆节迎来了转机,家里的老房子终于拆掉了,在张永生的小姨娘的资助下,盖了一层砖石结构的平房。虽然是一层,但总比前后拖的土房子住得舒服,起码变宽敞了。之后的几年,家里利用张永生兄妹俩的打工所得又加盖了一层半的毛坯楼房。
2000年正月,对姐姐一家倾注了莫大关爱的小姨娘,把外甥张永生从石狮带到广东,托人进了一家大陆与台湾合资的东方塑胶厂。这次转折奠定了张永生此后的创业之路,并与鞋材业结缘二十年。
张永生从勤杂和搬运工做起,全身心投入新工作中。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深得部门主管的器重,不到半年就被破格提拔为业务部的业务员。业务员有保底工资和提成,年底还有奖金,这对投入巨大热情的张永生而言可谓恰逢其时。他太需要一个平台来提升自己,以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得立足之地,继而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王国。他是个自始至终怀揣着梦想的热血青年!
初生牛犊不怕虎。
2004年早春,张永生在创业路上小试身手,他利用有限的资金,跑关系、拉业务,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员工,一心想把“企业”做大做强。
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本钱,放不开手脚,这样只做了半年就关门了。还好没赚也没亏,打了个平手。这一通折腾让张永生胆战心惊,又意犹未尽。
接下来还得进厂跑业务。这回他铁了心要好好挣钱,期冀东山再起。他先后进了几家鞋材厂跑业务,最后在一个名叫“河田隆达鞋跟”的厂子稳定了下来,一干就是七年。老板杨小姐是广东本地人,对张永生十分信赖,入职才三四个月,杨老板就交代张永生去客户那里收一笔货款,金额达十几万元。张永生诚惶诚恐,又不免暗自窃喜,想必这是公司在考验他呢!他爽快地接受了任务,花了半天时间为公司收回了欠款。往后公司里有关技术方面的业务或交流洽谈大多是他独自完成的,这让老板刮目相看。不久他便被提拔为公司部门经理。
升职之后,工资一下从刚进厂的1500元加到了6000元。这让一个农村出身的青年看到了希望。他下决心一定不辜负老板的信任和培养。其中有一件事总令他难以释怀,就是在业务忙的时候,每次外出总是老板为他开车,他想应该是他给老板开车才对。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报名考了个驾照。老板还为此表扬了他,说他有闯劲,当即拿厂里的车给他练手。张永生战战兢兢就上路了。然而在过红绿灯的时候,由于油门和离合器控制不到位,老熄火,一侧的老板见状,非但不埋怨,还不停地鼓励张永生,说开得很好,很稳。一席话让张永生心里热乎乎的。从此以后,他的车开得越来越好了,这些都离不开老板的鼓励和包容。在隆达厂的这七年,张永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