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江南水乡的奇思妙想与乡土哲学——在彭生茂散文集《秘境之约》北京发布会上的讲话/袁胜达
各位乡贤、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今天聚会的灵魂人物——彭生茂老师,让我能够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向各位大咖、文学爱好者、亲友学习交流,让我走进“秘境”、走近生茂、走向高品位。所以,谢谢生茂君的厚爱。在这里,我衷心祝贺他的最新散文集《秘境之约》出版发行,预祝北京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今天的活动对我来说,可谓是幸福太突然、时间不给力、准备没到位。由于本人原因,本周五才获得这部作品,几乎在一夜之间浏览了一遍,确实来不及好好研析、细细品尝,好就好在其中有许多比较熟悉的篇目。今天的发言,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只是向各位汇报感受片断:
第一,生茂是中国当代文坛专业“杀手”。论文学创作,他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是个正统的学院派,也就是所谓科班出身;论作品风格,我个人认为当属鄱湖文学范畴,作品充满浓郁的中华鄱阳湖畔乡土气息;论文学成就,他中学时代就是走红校园、豪夺奖项的文学少年,现今早已是著作等身、颇具潜质的文化学者。
第二,我是生茂的忠实粉丝。对于他的作品,我是阅读者,也是享受者。但我并非专业评论家,只是倾情的追捧者。作为一名军人,作为文学爱好者,尤其是作为同乡,我为生茂君感到自豪与骄傲。
第三,散文集《秘境之约》唯美、亲切、质感。全书3个板块,共35篇文章(加后记36篇)。第一辑“故乡散记”,主题是乡情,展现的世态与民俗,让你可直接嗅到鄱湖鱼米和瓜果的气息;第二辑“在旅途”,主题是风情,展现的是求索、朝圣和超越,让你走入神奇天地和高洁境界;第三辑“青春记忆”,主题是亲情,展现的是大爱和感恩,让你见证如磐初心和求学艰辛。
第四,作者独具匠心、出其不意。生茂的作品意境高远广阔,情节引人入胜,比喻精妙无比(没有不敢比的,没有比不好的),抒情激越澎湃,语言流利直白,文风真挚亲切。我更愿意把本书每篇散文都比作女人来赞美:其骨架(构思)挺拔舒展,身段(内容)匀称丰满,风度(风格)自然亲和,双目(书名和标题)闪亮勾魂,无一不是精思巧构、自然顺畅而又奇妙独特之作。
第五,鲁迅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我觉得,从生茂作品流出来的都是精品。初步捋了捋,也请大家看一下篇目,从《学费》《杀猪》到《梅花香自寒苦来》,从《姐姐》《鄱阳湖》到《我在余干等你》,从《信江落霞》《天上的色达》到《秘境之约》等等,哪一篇都精彩纷呈,哪一篇都分量很重很重。
第六,先贤云:影随其身,文如其人。仅仅从这本散文集,就能得到充分验证。如:生茂思想深邃,作品则内涵丰富;生茂憨厚实在,作品则朴实亲切;生茂机智幽默,作品则惊喜不断、充满活力;生茂热情奔放,作品则感情激荡、神采飞扬;生茂政治意识强,作品则充满正能量……从文中窥见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和修养。其作品之深意,如一部旷远通透的乡土哲学,闪现泥土之灵气和人性之光。
第七,借机晒出一首诗。此诗写于2020年6月21日,是关于生茂长篇小说《房子》的读后感,同样适用于评价散文集《秘境之约》:
您的巨作《房子》洋洋洒洒60万言,研读数月,体味无穷,心潮难平。俺也算是个北漂,感触尤深,为贤弟的才思、文笔和奉献点赞,特奉上七言一首——
研读彭生茂长篇小说《房子》有感
匠心独运铸煌煌,
四海屋愁亦断肠。
线索迷离皆入胜,
形象鲜亮竞出场。
旨远言近抒经典,
择小见大记秘藏。
掩卷叹息添断想,
期祈百姓居有房。
第八,结束语。最后我想同样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发言——
题贺彭生茂散文集《秘境之约》北京发布会
生茂是俺好榜样,
历经磨砺变中梁。
初心曜曜唯坚守,
秘境重重皆天藏。
一片痴情浇桃李,
满腔赤胆著文章。
成功多自虚心得,
快马加鞭续辉煌。
2021年5月22日于北京王府井
(作者系中央军委党史军史工作专家组成员、副军级、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