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的少女时代塑造了她的坚韧性格

艰辛的少女时代塑造了她的坚韧性格

江丽君是木匠的女儿。父亲江平庆在少年时期就跟随爷爷学木匠,起早摸黑、走村串巷。江丽君的两个亲叔叔也是木匠,堪称木匠世家。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很突出:由于父亲忙于土地之外的活计,家里的农活几乎都仰仗母亲张宝菊。父亲不擅农事,往往下田就得病。遇上繁忙的双抢季节,他甚至要打上好几日吊针才能缓过神来。所以母亲不会轻易让父亲下地,而是让他穿着干净的褂子做木工活儿,这样既体面,又不用受风吹日晒。母亲心疼父亲,他们在艰难的岁月里相濡以沫。

这样一来,江丽君便成了家里的“主角”。她有五姊妹,自己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那时弟弟妹妹还小,姐姐身体单薄、个子小,体格相对结实的江丽君当仁不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几乎精通所有农事,种豆、种花生、撒稻种,样样能来。上初中时,一个人能不停歇地栽一亩田的禾。等到读高中,她可以挑起一百多斤的谷子,行事风格像个小伙子一样。村里人都夸她懂事、肯吃苦。其实,这个吃苦耐劳的姑娘经常被日头晒得乌黑,稚嫩的肩膀也被扁担压出了血痕,手掌磨出了水泡和茧子。她把对家庭的责任和爱都融入在周而复始的劳作中。

无论日子多么艰苦,江丽君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她在江家村上完了小学和初中,后在邻近的瑞洪中学读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担任学习委员。念高三时,堂叔江亚庆把她转到县城的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就读,有意把她培养成才。堂叔看中了家族的这颗苗子。事实上堂叔本人已然成了家族的骄傲,二十几岁的他便担任县税务局副局长。

江丽君以堂叔为榜样,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

她拎着简单的行李到县城的知名学府报到,随后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户赵姓人家里。那时候学校还没有学生宿舍,所有外乡学生都得租房子住。吃饭则在外面吃,附近居民及老师们的家眷挑个箩筐在校门口卖饭,场面蔚为壮观。正是在这个租住的“落家里”,江丽君认识了后来的人生伴侣张建辉。这个来自白马乡黄岗坂村的大男孩,对楼上楼下的任何人都不上心,唯独对江丽君情有独钟、念念不忘。爱情的种子在这个青春勃发的少年的内心悄悄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