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来源于苦干和实践

商机来源于苦干和实践

余群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他的商业嗅觉也是灵敏的。

2000年农历新年之后,他再次来到晋江。但这次他没有去工地,而是去了一家名叫“兴泰物流”的企业做搬运工,月薪六百多元。做了三个月搬运工,他转做配载员,工资涨到八百多。没多久,公司把江苏、山东境内的14条运输线交给余群主管,每出货一台车,余群可从中提成五十元。主管的月薪三千五百元,加上提成,他的工资达到四五千元,与去年初到晋江相比,工资翻了十倍多!

几年后,也就是余群20岁那年,他荣升兴泰公司运输部经理,年薪五万五千元,并且年底还有三至五万元奖金分红。此时的他住上了公司分配的套房,电视、电话、电脑、卫生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年轻的余群业已成为公司的半个当家人,他精于管理,指挥若定,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深得董事长器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的一天,他从晋江开车到福州出差,在高速路上遭遇车祸,撞断右腿。在晋江中医院做完手术半个月后,他在家人的陪护下,回到老家县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性治疗,情绪一度跌至低谷。

好在手术很成功,经过半年的后续治疗,余群重新站起来了。他看到的世界是那样美好,仿佛一切都是新的,充满朝气和生命活力。

2006年新年之际,余群回到兴泰公司,向董事长庄树芳提出辞职。庄总惜才,同时出于对余群身体的考虑,不同意他请辞,对他一再挽留。但余群去意已定。最终庄总让财务给余群拿了三万块钱,并请他到晋江中医院做复查,表达了一个私企老板对员工的良心和情谊。

后来余群来到浙江温州——他预判并看好的创业天堂。

他租住在温州瓯海区,花了整整两个月寻找商机。他熟悉物流行业,因此他的目标就是要找个物流企业。他选定一家物流公司,几乎天天在公司门口蹲守,跟踪经理级别的人,看他们在哪里吃饭,他也跟着去,一来二去就混熟了一两个。

重庆人范一川是余群找准的一个目标。范时任温州维恩物流公司托运部经理,他十分赞赏余群对物流行业的前瞻性研判和分析,几乎认可他的所有主张和预测。因此当余群提出要与他合作开一家托运公司时,范一川兴奋地答应了。其实范也早有这种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他们找了两个人入伙,范找的是一个叫李显的人,是范的表弟,据说他父亲是一个军区的副司令员。另一个人叫胡象军,是余群的朋友。四人合伙投资八十万元成立温州市八达运输有限公司,余群身上有十六万八千元,他投了十六万,几乎整个家当。在公司余群占股20%。

就像分田单干一样,钱要挣到自己的口袋里才有积极性。现在,四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正是怀着这股干劲儿,他们请了两个工人,加上他们四人,六个人支撑起了运输公司的运营,做账、装车、配载,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此外他们还花了两万多元买了一台二手车,从厂里拉货,最后再从外面请长途车将货物送达目的地。货物五花八门,有皮革、五金、眼镜、服装、阀门、鞋类以及点火器等。只要是合乎国家规定的货物,他们都拉。

运输过程状况不断。有段时间余群等人总接到客户投诉,说到站的货物少了。于是他们留了个心眼,一次派余群和另一个合伙人开车跟踪一台雇佣的跑长途的货车,路上果真发现货车司机中途停车偷窃货物,余群将该司机逮个正着,当即报警将其拘押归案。往后这种事就没再发生过。

一年之后,出于某些原因,范一川、李显表兄弟把两个人48%的股份转让给余群,共分得四十七万元。这样,余群的股份顿时增加到68%,成为第一大股东。他与胡象军继续经营。后来他们又招了四名工人。

2007年9月,温州鹿富物流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鹏找到余群及其合伙人胡象军,希望洽谈合并之事。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胡象军并不看好这种合作,但拗不过大股东余群,最终胡选择退出,他从八达运输公司分得股金三十五万元,与余群分道扬镳。

余群无法挽留去意已决的人,正如之前晋江老板庄树芳无法挽留他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和江湖。余群最终单独入股鹿富,对方算给他6%的股份,比洽谈前多给了1.5%。2008年6月,余群从鹿富公司分得红利二百九十多万元。同年秋季,他拿出一百三十一万元买断鹿富江西运输线路的经营权,同时购买了6台邮政车跑温州至南昌的线路。他就像行走在刀锋上的侠客,每一步都显得惊险刺激且回味无穷。

2020年,余群在鹿富公司的股份占到40%。个人资产突破两千万元。这一年距离他15岁外出打工,已经过去了21年。这21年是一个充满坎坷和激情的打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