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餐桌:邀您共赏来自历代笔记的美味》简介
《古人的餐桌:邀您共赏来自历代笔记的美味》这本书是由芮新林创作的,《古人的餐桌:邀您共赏来自历代笔记的美味》共有64章节
1
版权信息
书 名 古人的餐桌:邀您共赏来自历代笔记的美味 作 者 芮新林 出版发行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53515878 关注我们的微博:@上海文...
2
目录
...
3
序
2015年初,我写完一本关于小吃的书后,甚感迷茫。因身体原因,大吃已无缘,或从此不再写食文。偏偏我是馋人,偶然中看到一本唐朝笔记《酉阳杂俎》,文中所记,虽多志怪...
4
第一辑 蔬谷面饭
...
5
秋末晚菘
《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周颙的回答,文采中隐含其清心恬淡,也因这八个字而名扬一千五百多年。“春初早韭,秋末晚...
6
春初早韭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南北朝周颙的名言。春初早韭,道出周颙知味,后世也有同好,最著名的是诗圣杜甫:“夜雨剪春韭。”在夜雨里去剪春韭,如同梁实秋《雅舍小品》中说...
7
蒜香满室
大蒜,有人喜之,有人厌之。喜的人无非是喜它的味,厌的人无非也是厌它的味,前味是滋味,后味是气味。 大蒜是美味,北方人尤爱之,《本草纲目》:“大、小二蒜皆八月种。...
8
笋味超然
2002年上海博物馆50周年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举办特展,集国宝级古代书画作品真迹于一堂,公开对外展出。有幸观之,大批人群排长龙一睹《清明上河图》...
9
鸡腿蘑菇
鸡腿吃过吧,蘑菇也吃过吧。这两样东西加起来烧,相信味道会不错。 清朝李斗《扬州画舫录》“满汉席”里,有一道菜叫“蘑菇煨鸡”,流行到现在,就是东北的“小鸡炖蘑菇”...
10
一莲止饥
新鲜的藕,洗洗干净,可空口吃,享其脆爽。入汤则以排骨为上,无须技巧,烧至藕香肉香齐飘,即可。鲜藕烧汤,享其糯绵,内子甚喜。 我看过两百多本历代笔记后,有个体会,...
11
菰菜莼羹
古代能入正史的吃食不多,菰菜莼羹比较幸运,沾着松江鲈鱼的光,或曰沾着张翰的光,一起入史,《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千年过...
12
芥辛之美
我记得第一次蘸芥末吃生鱼片,是二十多年前。有喜食者正好坐我边上,很热情地在我的碟子里挤了长长一条芥末,并用筷子替我在酱油里捣碎。他搛起一片鱼生,在自己碟里,蘸满...
13
豆腐千金
有一次在国外,三天没见豆腐,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友们就跟导游嚷嚷,能否给添盘豆腐?凉拌、红烧、麻辣,都可以。大概国人没有不吃豆腐的。 《本草纲目》:“豆腐之法,始于...
14
萝卜下酒
萝卜自古是小菜,小菜宜下粥、下饭。《闲情偶寄》:“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李渔深谙饮食之道,更有南宋的前辈吴自牧,亦非等闲,“又有挑担抬...
15
乱发一卷
北宋陶穀《清异录》所记之“十远羹”,我认为乃天下第一羹:“十远羹 石耳、石发、石线、海紫菜、鹿角脂菜、天蕈、沙鱼、海鳔白、石决明、虾魁腊……十品不足,听阙,忌入...
16
粱粟之谷
《史记·伯夷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宗周的意思是天下已改朝换代为周朝,伯夷、叔齐有骨气,不食周粟...
17
饭乃正味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至于饭,一日不可无,一生吃不厌。盖八珍乃奇味,饭乃正味也。”真是至理名言。 同朝沈作喆却是有感而发:“今年寓居贫甚,久雨遂至绝粮。晨兴...
18
汤饼不托
欧阳修《归田录》:“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今俗谓之馎饦矣。”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
19
面条丝缕
《闲情偶寄》:“北人食面多作饼,予喜条分而缕晰之,南人之所谓‘切面’是也。”这是我看到对面条最精确的解释,李渔不愧为嗜面之人。诸位读者有没有发现,凡是好吃的人,...
20
烧饼斑驳
上海的早点,于我来说,百吃不厌乃大饼油条。大饼炉子是底下生炭火,内膛可贴饼的炉子。这样的大饼出炉后,有股熏烧香,有股芝麻香。故大饼又叫烧饼,祖宗叫胡饼(大饼面上...
21
吾畏馒头
我本来以为馒头就是吃的,没想到最早的时候,它的发明是用来替代人头的。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借用)阴兵以助之。...
22
第二辑 禽兽六畜
...
23
熊蹯上食
熊蹯即是熊掌,上食乃古老的食物。鱼与熊掌,想必世人皆知,那是孟子说的,其原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从这话的意思看,...
24
驼隽二珍
八珍,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汉代郑玄考证后认为“周八珍”为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 没驼的份! 到了南宋,才有了驼的...
25
坐鱼三斤
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讲过一个故事,“黄公度帅闽,以闽号为多进士,未必谙贯宿”。黄公度执政福建时,知道当地进士多,但未必熟悉各地旧俗,想考考他们。但明考伤大家...
26
嘉宾何多
崔豹《古今注》:“雀,一名嘉宾,言常栖集人家,如宾客也。”我经常被早上唧唧喳喳的“嘉宾”吵醒!这种“嘉宾”叫麻雀,一度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被列入“四害”之一,...
27
麝獐之香
《本草纲目》:“麝【释名】射父、香獐。〔时珍曰〕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麝之香气远射,我年少时住在城隍庙,没事就去逛逛,还未到九曲桥,就...
28
鹿身全宝
我是吃过鹿的,合法吃,在上海动物园。没吃出个好来,园里老死的鹿肉,咬得我牙根清酸。鹿肉不该是这味啊!袁枚《随园食单》:“鹿肉不可轻得。得而制之,其嫩鲜在獐肉之上...
29
牛尾膏美
2003年全国爆发SARS(非典)疫情,这是一种致命的病疫,最初发生在广东。广东人好食野味,研究人员最终把矛头指向果子狸。于是乎,果子狸尽灭,广东人禁口(毕竟命...
30
雉野鸡也
雉,身色漂亮,翅翼秀丽,尾巴锦彩。李时珍说:“雉,南北皆有之。形大如鸡,而斑色绣翼。雄者文采而尾长,雌者文暗而尾短。”不但漂亮,味道还美!郑玄《周礼注》:“六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