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蘑菇

鸡腿蘑菇

鸡腿吃过吧,蘑菇也吃过吧。这两样东西加起来烧,相信味道会不错。

清朝李斗《扬州画舫录》“满汉席”里,有一道菜叫“蘑菇煨鸡”,流行到现在,就是东北的“小鸡炖蘑菇”。又鲜又嫩,营养很高,于身体很补。

最近吃素比较多,上海菜场里买得到的菌菇,都非野生。人工种植产品,味不甚佳,但吃不死人,野生菌类吃后毒死人的事常有报道。明朝谢肇淛《五杂组》:“菌蕈之属多生深山穷谷中,蛇虺之气薰蒸,易中其毒。”其实有些野生菌是本身有毒,不一定关蛇什么事。

菌是总称,菇、蕈都算别称。《本草纲目》“香蕈”条:“蕈品不一。宋人陈仁玉著《菌谱》甚详。”李时珍说“蕈味隽永”,李渔说“陆之蕈,水之莼,皆清虚妙物也”。

我三年前才知道世上有“蕈”字,在苏州学士街,第一次吃到传说中的“松树蕈油面”。面和蕈,分装一大碗一小碟,蕈的形状看似平常所吃的菇。松树蕈软,味道一般,汤汁过油,没吃出个好来!不死心,准备一年后到产地去吃。

产地在常熟。“兴福寺”边上有家老面馆,墙上有一块铜牌,上书“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兴福寺蕈油面”。野生蕈油面有两种,分别是“虞山野蕈面”和“松树蕈面”,各来一碗。松树蕈吃口肥厚而韧,虞山野蕈吃口滑润而爽。产地的味就是不一样!

两者都色黑而深,以我对美食的略知一二,虞山野蕈当是色白而浅。带着疑问,请教老板,回曰虞山野蕈新鲜时,的确是色白而浅,看起来更像松茸。虞山野蕈当季是6月黄梅天后,松树蕈当季是10月份后。噢,明白了!我们吃的是非当季的蕈油面,怪不得感觉汤汁和苏州吃的一样,过油。

周密是大食家,在《癸辛杂识》里道出了真相:“天台所出桐蕈味极珍,然致远必渍之以麻油,色味未免顿减。”原来苏州和常熟非当季的野蕈,都要用熟油浸润后保存。故周密又写道:“旋摘以供馔,甚鲜美,非油渍者可比。”噢,明白了!

《本草纲目》里“香蕈”条所记“蕈”真多,有合蕈、稠膏蕈、松蕈、麦蕈、玉蕈、鹅膏蕈等。“合蕈”是老大,最珍:“一曰合蕈,又名台蕈,生台之韦羌山。寒极雪收,春气欲动,土松芽活,此菌候也。其质外褐色,肌理玉洁,芳香韵味,一发釜鬲,闻于百步。”能被李时珍称为“菌候”,可见其美非凡!百步外能闻香韵,可见其味殊异。

“松蕈”是老三,当是我吃过的“松树蕈面”之蕈:“三曰松蕈,生松阴,采无时。凡物松出,无不可爱者。”

我们今天所能吃到的菇,无非是蘑菇、香菇、草菇、平菇。古人吃的虽野生,然名一致,亦有记载。

香菇,《素食说略》:“香姑 形圆,大小约一寸许,约一分厚,黑润与东菌异。以滚水淬之,摘去其柄,与白菜、玉兰片、豆腐同煨,均清永。或以香油将白菜炸过,再以酱油将白菜闷之,再以香姑铺碗底以白菜实之,漫火蒸烂,尤腴美。”“腴美”二字,道出香菇的肥厚之感。

草菇,《素食说略》:“兰花摩姑 以滚水淬之,加高汤煨豆腐,殊为鲜美。”兰花摩姑即草菇。“鲜美”二字,道出草菇的鲜润之韵。

平菇,《素食说略》:“东菌 此菌颇肥大,以滚水淬之,去净泥沙及粗硬者。煎白菜、煎豆腐,均佳。”东菌即平菇,又叫冬菌、北风菌,学名侧耳。“肥大”二字,甚精准。

鸡枞又称鸡,《本草纲目》:“鸡出云南,生沙地间丁蕈也。高脚伞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点茶、烹肉皆宜。气味皆似香蕈,而不及其风韵也。又广西横州出雷菌,遇雷过即生,须疾采之,稍迟则腐或老,故名。作羹甚美,亦如鸡之属。此数种其价并珍。”

明朝谢肇淛《五杂组》:“滇中有鸡踪,盖菌蕈类也,以形似得名。”鸡踪即鸡,滇即云南。“盖菌蕈类”,说明菌蕈是一类。

《本草纲目》的“蘑菰蕈”条,说明蕈菇是一类:“俗名鸡腿蘑菰,谓其味如鸡也。一种状如羊肚,有蜂窠眼者,名羊肚菜。”

先说说什么是羊肚菜。

羊肚菜的学名叫羊肚菌,别名是羊肚菇、羊蘑。《素食说略》:“羊肚菌 以水淬之,俟软漉出,将水留作汤用。再以水洗去泥沙,以高汤同原淬之水煨之,饶有清味。此菌纹如羊肚,故名。”菌纹如羊肚,原来如此!

明朝刘若愚《酌中志》“正月”条:“斯时所尚珍味……素蔬则滇南之鸡,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蘑菇。”刘若愚把鸡、羊肚菜、鸡腿菇,一网打尽。

李时珍说“鸡腿蘑菰,谓其味如鸡也”,袁枚《随园食单》:“蘑菇 蘑菇不止作汤,炒食亦佳。但口蘑最易藏沙,更易受霉,须藏之得法,制之得宜。鸡腿蘑便易收拾,亦复讨好。”袁枚也提到了鸡腿菇(鸡腿蘑)。

袁枚并单独列出“炒鸡腿蘑菇”的烹饪法:“芜湖大庵和尚,洗净鸡腿,蘑菇去沙,加秋油、酒炒熟盛盘,宴客甚佳。”

我一开始也没在意,等到要归类了(两百多本笔记积累的原始文字近一百万字,分别归类),发觉鸡腿后面有个逗号。是归到“鸡”呢还是归到“菌”,左右为难。

索性把三个不同版本的书再次拿出来,仔仔细细各校对三遍,没错,鸡腿后都有逗号。这三个版本分别是《中国烹饪古籍丛刊》(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版)、《中国饮食文化丛书》(三秦出版社2005版)、《中华生活经典》(中华书局2010版、2015年第8次印刷)。

我很想知道,和尚吃鸡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