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思鲈
秋风思鲈
《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张翰因思念家乡三馔美味而名传天下。张翰思乡物而归是实,其动机怕没有那么纯!
《世说新语》点穿了张翰的动机:“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不久)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张翰被任命为齐王司马冏的东曹属官,秋风起,思乡而不恋官(羁宦是在外做官的意思),就从洛阳回到故乡吴县(苏州)。不久齐王(八王之乱有其份)败死,当时的人都说张翰能辨机行事。
《晋书》与《世说新语》提到的美食略有差别,但“鲈鱼脍”一字不差。野史和正史于饮食上的记述,往往有所差别。
东晋干宝《搜神记》记载左慈请客,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左慈请客,缺一味松江鲈鱼脍,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而范晔《后汉书·左慈传》记载的却是曹操请客:“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左慈有神道(法术),故后面的描述近乎魔幻之术,“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曹操拍手大笑,说一条鱼哪里够一桌人吃,让左慈再变魔术。
左慈又从铜盘里钓出一条,后面一句话更不靠谱:“皆长三尺余。”《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恰与《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同为南朝刘宋人,两人的生死时间也几乎相近。从“长三尺余”可以看出此段史书失实!我可以断定范晔没吃过松江鲈。
为何?“松江”两字,点出张翰思念的是松江鲈鱼,那这种鲈鱼究竟是什么样的鲈鱼呢?我们现在常吃的是北美大口鲈,我吃过最大的也只一尺长。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说过一故事,嘉靖间有御史巡视松江,松江郡守(行政长官)的一个老朋友请客,正好席上有鲈鱼,曰:“鲈鱼四鳃一尾,独占松江。”
李时珍详细描绘了松江鲈:“鲈鱼【释名】四鳃鱼【集解】〔时珍曰〕鲈出吴中,淞江尤盛,四五月方出。长仅数寸,状微似鳜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有四鳃。”长仅数寸,很小,有四个鳃。
范成大曾在成都建个亭子,问陆游起个什么名字好?陆游脱口而出“思鲈”(《老学庵笔记》)。因范成大与张翰同乡,也是苏州人。
“四鳃鱼”的最早记载者,恰恰是范成大,《吴郡志》:“鲈鱼 生松江,尤宜鲙。洁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江与太湖相接,湖中亦有鲈。俗传江鱼四鳃,湖鱼止三鳃,味辄不及。秋初鱼出,吴中好事者竞买之,或有游松江就鲙之者。”吴中指苏州。
“江与太湖相接”,道出了《吴郡志》所记“松江”即李时珍所记之“淞江”,松江是一条河,东汉始称吴松江,至元朝改为吴淞江,即现在苏州河的上游。松江鲈为沿海洄游性鱼类。到秋季,性成熟后,再游到长江口海水与淡水交界处产卵,故《吴郡志》记载:“秋初鱼出,吴中好事者竞买之。”
松江鲈的洄游,路径是太湖流域、吴淞江、长江口。吴淞江段恰巧处在此鱼洄游身肥肉健时(“或有游松江就鲙之者”)。松江在古代既是一条江名,又是一个行政地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行政地名的松江,属于苏州(古称吴县),而吴县又属于吴郡(郡的行政区域大于县)。
吴郡曾经进献松江鲈,炀帝吃后曰:“所谓金虀玉脍,东南佳味也。”隋炀帝毕竟有品位,“金虀玉脍”实乃天才之言。
黄庭坚:“虀臼方看金作屑,脍盘已见雪成堆。”陆游:“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金虀玉脍”,把鲜橙在石臼里捣成泥,黄灿灿的,金虀;把鲈鱼在砧板上切成片,玉莹莹的,玉脍。脍乃生鱼片,玉脍蘸上金虀,入口缠绵,紧滑绕齿,“东南佳味也”!
这味到底何佳?南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鲈鱼 似鲻而有黑子,肉白,斫脍不腥。”斫脍不腥,不腥的生鱼片多了去了!北宋孔平仲道出鲈鱼脍的真味:“松江鲈鱼,长桥南所出者四鳃,天生脍材也。味美肉紧,切至终日色不变。”(《孔氏谈苑》)
味美肉紧才是关键之语,切好的生鱼片一整天都不会变色,更是点睛之笔。古人文雅,饮宴吃喝,谈谈山水(“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谈谈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谈谈诗歌,谈谈玉人。
李时珍认为对松江鲈的描绘,杨万里的诗歌最到位:“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秋风想见真风味,只是春风已迥然。”形态、美味、意境,三者俱全。
张翰的千古名言,引来后世诸多文人才子的怀情之诗,苏子美:“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苏舜钦,字子美。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始为他的私人花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
明朝的刘伯温无人不知吧!但他写的诗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晓:“征鸿暮南去,回首忆莼鲈。”古代的大军事家,往往又是大文学家,比如岳飞、文天祥。
北宋文莹《湘山野录》记载过陈尧佐(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在浙江为官期间,写有《吴江诗》:“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最后一句令人无限遐思:
“秋风斜入鲈鱼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