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黄金突然失踪
2025年09月26日
六、黄金突然失踪
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后)的楚国,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铸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珠玉龟贝银锡等不为币。
西汉时,黄金大范围使用,金字常用来表示财富、价值和物价,并用作支付工具,如帝王的赏赐、官吏们的纳捐(如酎金),以及赎罪、贿赂等。
为此,汉武帝还专门铸造了“麟趾褭蹄”,即马蹄金和麟趾金。
翻开《史记》《汉书》,西汉皇帝赐金的记载比比皆是,少则一二斤,多者达数万斤。赏赐次数之众、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比如,《汉书》有明确数目的赐金,有100多次,总共899,530斤,约合现在28万千克。
图3-8 战国楚国时期的金铸币“郢爰”
图3-9 汉武帝时期的麟趾金
然而,到了东汉,形势却为之大变。
东汉200多年间,一切赏赐极少用到黄金,《后汉书》记载赐金次数只有9次,总共约5500千克,为西汉赐金总额的2%。
事实上,从汉武帝以后,西汉的赐金总额就已经开始大幅下降。
当然,无论西汉还是东汉,黄金从来都是皇权贵族间的交易标的,寻常百姓几乎接触不到。
表3-1 西汉皇帝赐金情况
黄金去哪了?
一种说法是西汉黄金不是“消失”,而是被埋葬于地下。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黄金,似乎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
但是,西汉黄金数量巨大,不太可能在几乎100年的时间里,全部被皇室贵族和高官带入地下。
另一种说法是黄金被用于器物,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黄金被大量用于宗教建筑、塑造佛像。
这更不应该是黄金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黄金价低时人们铸金为器,黄金价高时,人们自然会毁器为金,社会上的黄金总量并没有减少。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黄金散入民间,被纳入窖藏,导致朝廷黄金赏赐减少。
其实,朝廷和民间的财富情况是紧密相连的,民富则国强,民间黄金多,朝廷的黄金就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