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数字货币还有5秒到达战场
你们是搞金融的吗?还在谈P2P、股权众筹?太“low”了。
谈余额宝、微信支付?“low”爆了,这年头谁还谈这个。
现在的潮流是什么?你不谈点区块链,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那……什么是区块链?不着急解释。这要从2008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开始讲起。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中本聪说,要有比特币,于是,就有了区块链。
2008年11月,一位网名叫“中本聪”的大神,在一个论坛推送了一篇雄文,这就是被人们奉为“比特币圣经”的《比特币:一个P2P电子现金系统》。
随后,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软件。运用这个软件,他挖出了史上的第一个“创世区块”,拿到了50比特币的奖励。
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网络,就这样建成了。
这个天才的软件是开源的,人们可以直接复制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
2010年,中本聪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他留下最后一句话:我要去忙其他事了。一直到现在,都没人知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
传言他有100万比特币存款,价值上百亿美元。
聪哥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传说。
比特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挖!
过去挖金矿、银矿、铜矿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但挖掘比特币的最大成本是电力。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把四川作为首选地。因为这里不仅有非常廉价的电力,还有低密度的人口和寒冷的气候,可以解决矿机噪声和散热问题。
为了节省成本,许多比特币矿场干脆建在水电站内部。
在小城康定的大渡河畔,国内知名比特币钱包商HaoBTC建立了一个有30,000台矿机的大型矿场,相当于150个大型网吧的电脑数量,先进的风冷水冷散热系统,几千台矿机24小时不间断运转。
图8-9 大渡河畔的比特币矿场
在康定这座小城,比特币挖矿成为拉动经济的新产业。很多藏族青年纷纷加入大大小小的矿场,成为新时代的矿工。
据统计,75%的比特币是中国人挖出来的,90%的交易量在中国。
比特币会成为全球货币吗?
不可能!
在众多的炒币者看来,比特币这种非主权货币,担负去中心化的使命,是未来的世界货币。他们相信,当人们都认为比特币能改变世界的时候,比特币就真的改变了世界。咳咳,这似乎有点像邪教教义。
但人类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越来越中心化的历程。
以前的世界是由许多实力相当的部落组成,现在只剩下100多个国家,资源更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国、强国手上。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非主权货币,它们曾经承担着世界货币职能,在各国间流转。
但最终,黄金、白银等完成历史使命,让位给了主权货币——法币。
原因很简单,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总量相对恒定,天然具有通缩的性质。
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黄金白银的供给勉强可以跟上。历史上,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生产力破坏,丝毫不亚于通货膨胀。黄金白银非主权的特性,导致许多国家丧失货币自主权,并陷入动乱和战争。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变迁,黄金白银的供应量根本无法跟上步伐。
197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放开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尼克松这样做是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的黄金来担保它印刷的钞票了。
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与黄金相似,比特币去中心化,上限约为2100万枚,总量恒定。
比特币这种天然的通缩属性表明,根本无法适应今天日益变革的新经济。比特币并非货币,顶多只是一种交易性数字资产。
期望比特币成为世界货币,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罢了。
现有数字货币解决了彼此间的信任吗?
没有!
货币的本质,是一套可转让的信用体系。
比特币的总量是恒定的,但数字货币的总量却是无穷大。
比特币诞生以后,市场上又产生了无数的分叉币、竞争币和山寨币。制造新的数字货币甚至只需要复制粘贴,这比开动印钞机还要暴力快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各大交易所上市的各类数字货币超过1600种,总流通市值(不含锁定份额)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日成交金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交易量已经与沪深两市旗鼓相当。
这些数字货币五花八门,交易算法优劣各异,市场价格七上八下,这套信用体系值得信赖吗?
比特币等非主权数字货币能否取得人们的信任,取决于它们的应用场景。
第一大需求,是作为洗钱、毒品、军火等非法交易的载体。这些交易是各国打击的对象,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大需求,满足跨国交易、成为避险资产等。一旦各国央行法定主权数字货币出台,或政策上有变化,这些需求就可能发生变化,或被其他应用满足。
第三大需求,是投机。这是最不靠谱的需求。
比特币的升值,如果缺乏应用场景,最终只能依靠资金盘,要用不断上升的价格来完成预期的自我实现。这就像一个局,这个局要求不断有人进入,并推高价格,说白了就是传销和庞氏骗局的套路。
没有韭菜就没有杀戮。无数庄家和投机者,正踩着贪婪与疯狂的节拍。
今天炒币者,并不比当年炒郁金香的荷兰人高明多少。
区块链的应用成本有多高?
很高!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Block 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能通俗点吗?
这么说吧,在古代,婚姻不用去民政局登记。这时,一旦发生纠纷,如何让官方确认有婚姻关系?答案是举办婚礼,越隆重越好。
婚礼,就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记账方法。通过婚礼,让德高望重之人证婚,让同龄人当伴娘、伴郎,让周围的亲朋好友一起见证。
图8-10 区块链
见证的人越多,这段婚姻关系就越无法抵赖。
分布式记账的方法,就像举行一场隆重的婚礼,也是需要成本的。
比如,加密货币的交易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交易速度为每秒7笔,以太坊(一种数字货币)交易速度是每秒15笔。
但中心化的支付宝,每秒的处理能力是12万笔,VISA每秒是6万笔。
更重要的是,比特币这7笔交易的能源损耗,是VISA的35倍。
有人做了一个计算,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运营现有的VISA系统,将需要5000个核反应堆来供电。重要的事情再说3遍:5000个核反应堆!5000个核反应堆!5000个核反应堆!
终于理解为什么人类要建立婚姻登记制度。在人口爆炸、人员流动加速的现代化社会,这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却是最不坏、成本最低的制度。
数字货币的未来是什么?
法定!
在人类历史上,货币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
从贝壳、铜、金、银,到纸币、电子货币,以及现在的数字货币,相应的时代,必然要有相应的货币形式来匹配。
数字货币的技术基础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但切忌将技术层面的逻辑放大。在人类社会,法定化才是数字货币的未来。
非法定数字货币诞生于无政府主义的狂欢,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货币私铸行为。
从历史角度来看,许多国家也曾允许私铸货币。中国历史上的汉文帝、北魏孝文帝等都曾解除私铸禁令,允许民间铸钱。
但结果是怎样的呢?是劣币驱逐良币,是货币体系变得越来越混乱,经济调节机制崩溃。所以,短暂的试验之后,许多国家马上又将货币发行权收回,并且以严刑峻法禁止私铸行为。
当然,这并不能否定比特币、莱特币等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意义。
法定数字货币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安全系数较高的区块链技术。市场种类繁多的数字货币的产生,为法定数字货币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区块链技术,每一笔钱都可以追溯,每一次交易行为都可以溯源。
另外,非法定数字化币的火爆,也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正是主权货币在跨国交易、躲避风险等方面的软肋和硬伤,给了比特币们可乘之机。从比特币的疯狂中,主权货币当局必须深刻反思如何控制本国货币,不肆意滥发货币,并充分考虑资产用脚投票的合理性、可能性。
现在,需要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以填补市场的混乱无序,填补跨国交易、避险资产等方面的需求,抢占国际数字货币话语权。通过法定数字货币,精确控制货币供给和流通,从而优化货币政策的执行。
法定数字货币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技术壁垒。
2017年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并测试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为什么选择票据作为切入点,因为票据交易频次相对较低。
法定数字货币,还有5秒到达战场。
数字货币中心化的时刻,或许就是比特币们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