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不是最好,只是最不坏

六、货币不是最好,只是最不坏

在网上,有一篇学生作文,题目叫《假如世界没有货币》。

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人们将生活在一个祥和的环境中。学生不用买课本,也不用交学费,孩子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没有人捕杀动物,狮子老虎都来和我们交朋友,我们可以坐在鲸鱼的背上遨游海洋。

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人们不会发生争吵,更不会因为一点小钱而争执不下。没有货币,世界上就不会发生战争,美国就不会因为石油而去攻打伊拉克,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帮助,亲密无间。

但是,在每一个地方都安装上隐形的监控系统,监控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如果有人以建房子为由多拿了一块砖,机器人们就会把他抓起来,进行一次心理教育,他们便会改掉偷东西的坏习惯。

你会想,没有货币人们不就会偷懒吗?不,不会的,因为在取消货币之前,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被政府在头脑里安装了“信心机”,所以每个人都会就自己的职业做下去,不会失去信心,也不会感到烦燥。

这篇文章所描述的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就像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一样,看起来很美,但真相很残酷。

历史上,有许多文学作品描绘世外桃源,这个想象的世界充满“乌托邦”式的纯朴、平静和温暖。

当然,也有许多作品,则在全力揭示“乌托邦”背后的人性沦丧、专制极权。

图9-11 中学语文课本《桃花源记》插图

公元405年,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开始他的归隐生活。

面对血腥杀戮的争斗和虚伪取巧的官场,陶渊明选择了逃跑,他一口气逃到了自己的“桃花源”里。

在他的这个世界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大家守望相助,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世界也没有年历,只凭四季变化感受时间,不需要打卡上班,没有官员,庄稼有了收成不用交税,没有货币,也没有市场竞争。人们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在山水间自然地活着、老去。

1500多年后,台湾有一个叫赖声川的剧作家在他的《暗恋桃花源》里,残忍地把这个美丽的故事改写了。

武陵人老陶,一个打渔不行,那个也不行的男人,因为老婆和隔壁老袁通奸,他濒临崩溃,但他连怒斥的勇气都没有。

老陶离家出走后,误入桃花源,那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他的口才变得出奇地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里住着一对神仙眷侣,长得跟自己老婆和隔壁老袁一模一样……人畜无害地念着放轻松咒语,抚平老陶的世俗狂躁,治愈老陶的人间伤痛……

哪有什么桃花源,不过是老陶温柔地跟自己作对,死磕,以期握手言和。

一袭白衣飘飘的老陶回来了,他试图去跟老婆、隔壁老袁和解,但一切都是徒劳。筋疲力竭后,老陶想回到那个世外桃源,可已经找不到归途。

或许,《暗恋桃花源》里老陶的遭遇,才是小人物的生活真相。

图9-12 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剧照

陶渊明之后1000多年,欧洲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

1516年英国人莫尔出版《乌托邦》,描述一个探险家在南美,误登上一座孤悬海中的小岛。岛上绿草如茵,四周波平浪静,有54座同样格式的城市,每个城市以家庭为生产单位,30户一个大厅,共同用餐,人人从事农业与手工业劳动,每个城市有一个市场,但不用于产品的交易,而只是互通有无。

乌托邦岛不用货币,视金银如贱品。

1637年,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出版了一本书——《太阳城》。一个水手在印度洋遇险上岸,穿过森林进到一座城堡,在这个城市里没有私产,实行供给制。服装统一制作,按四季更换。每日晨起,一声长号,击鼓升旗,大家都到田里劳动。总之一切都是公有,需求由政府公平分配,甚至婚姻也是政府在优生基础上搭配,靓男配美女,胖男配瘦女。这本书风靡全球,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又一里程碑。

太阳城里没有工农之分,没有商品交换,没有货币。

如果《桃花源记》《乌托邦》《太阳城》是“乌托邦”三部曲的话,那么,《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就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了,这三部作品再次把我们从理想拉回现实。

在《1984》中,虚构的“大洋国”权力高度集中在党的手中,虽然没有完全取消货币,还有黑市存在,但各种社会经济关系,都在国家的全景式监视和强力掌控之下。

在《我们》中,世界被“造福主”个人统治,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

货币是人类虚构出的一个故事,目的是绕过基因组,构建人类的合作秩序。那么,是不是可以在人类基因上直接动手术,从此使人类像蜜蜂、蚂蚁般具备强大的合作基因?

图9-13 电影《1984》剧照

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被分为5个等级,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一种名叫唆麻的毒品抹去了竞争,每个人都感到快乐,“幸福”似乎唾手可得。

在好莱坞电影《分歧者》中,美国基因局做了一个强大的试验,将人类改造成5个派系:友好、诚实、博学、无私、无畏,每个派系都有纯粹的美德。但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实验进行下去,基因局不惜重置整座城市居民的记忆、随意操控人的生死,生命在他们眼里微如蝼蚁。

图9-14 赫胥黎和他的《美丽新世界》

这些没有货币的世界,让人不寒而栗。

当有一天,人们自私的基因被消除,除了努力工作、实现美德,人们没有多余的欲望和追求,货币就应该寿终正寝了。站在今天的时点,我们无法想象未来的转基因人,正如古人没法想象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一样。

在一个原始的采集部落,人们根本用不着货币。

在一个扁平化的小农社会,通过祭祀、礼物交换、战利品分配等机制,维持社会的交易秩序。

在一个现代大生产社会,如果没有货币,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血腥和暴力、专制和独裁。

在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可能是灿烂的自由,也可能是恐惧的奴役。

货币虽然给人类带来许多的困扰和争斗,从来都不是一种最好的安排。

但在当下,却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