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打假未捷身先死

一、贾生打假未捷身先死

20岁的时候,贾谊被汉文帝刘恒封为博士,随侍左右。

西汉的博士,可不是现在的博士研究生,西汉的博士是皇帝的顾问,薪俸六百石,那可是厅局级干部的待遇。

20多岁的时候,你在干嘛?还在学校玩王者荣耀、荒度青春吧。

可贾博士已经写出了《过秦论》《治安疏》等闪耀孔圣人思想光芒的宏篇巨作。可以说贾博士少年得志,但也开始得意忘形。

虽然只是一个博士,在朝堂一站,个个脑袋都比他大。但贾博士不管,特别爱提意见,一言不合就上折子,和领导谈理想、提建议、论改革。当时,民间钱币私铸盛行,汉高祖的禁令形同具文。汉文帝转念一想,干脆不管了,取消了“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自由铸造)。

贾博士敏税地洞查到其中的弊端,马上写了个折子,就是著名的《谏铸钱疏》。他说,允许私铸货币会导致劣币出现,钱法大乱,终将妨碍农业生产。

图10-1 贾谊

贾博士的谏议切中时弊,但谏得却不是时候。马屁拍到了马蹄上。

当时的主流经济思想是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贾博士的货币观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与大领导不在一条线上嘛。

更重要的是,贾博士主张将币材收归国有,并垄断铸币权,这可得打击一大批地方势力和重商大贾。汉初时期,地方王侯势力强大,各路商贾也是不容小觑,正磨刀霍霍,巴不得汉文帝“犯点错误”,他们好来个“清君侧”。贾博士的建议,简直是虎口夺食嘛。

汉文帝作为一代明君,是知道这里面厉害关系的。

文帝说,哎呀,我说小贾啊,你这个建议很好,但我的德行还不够啊。

当时,贾博士已经是太中大夫,副部级,薪俸一千石,风头极盛。他也想表现表现,干点大事,打个假币什么的。文帝爱才,就想给贾博士再提一提,让他成为正部。

贾博士升迁太快,本来就已经令许多老干部不满意。你想啊,我当年可是跟着太祖皇帝刀光血海过来的,到文帝时才干上正部,你一个乳嗅未干的毛头小伙,凭什么一下就想升公卿?还大谈什么改革,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改革是要触动利益阶层的。商君被车裂了。吴起万箭穿身。王安石好一些,只是被革了职。张居正死后还被抄家。

你贾博士才多大,就想动我们这些老干部的饭碗,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一批老臣起来联名弹劾贾博士,《史记》记载了几个带头人,随便拿一个出来就吓死人,周勃、灌婴、冯敬等,周勃就是那位诛吕氏、定刘氏江山的猛人,灌婴是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于是,贾博士被逐出了中央,贬为长沙王太傅。但这个耿直的boy完全没有明白领导的心思,到了长沙,写了个《吊屈原赋》,像个深宫的怨妇一般,表达自己的悲愤。

别逗了好吗,文帝对你很不错了。给你高官做,让你去一下长沙,也是有意历练历练,长点基层经验。其实,我认为汉文帝是在有意保护贾博士,以贾博士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呆在京城里,搞不好一不小心,晚上就会被盗匪谋个财害个命什么的。

太不懂事了。

虽然被贾博士暗讽为昏馈的楚怀王,但汉文帝到底是领导,也没有怎么追究。换成别的心胸狭小的皇帝,你这样诽谤君王,有多少个脑袋都给你砍了。几年后,汉文帝还是把贾博士召回了中央。

大约1000多年后,有位叫李商隐的落寞诗人写了一首诗,嘲讽汉文帝,说什么他大老远把贾博士叫回来,“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位李大诗人实在是空穴来风。在古代,“鬼神”之事可不亚于“苍生”,事关国运兴衰、政权稳定。而且,李诗人难道当年就长在贾博士的肚子里,两人宣室对谈,越聊越开心,你怎么知道汉文帝没问过贾博士“苍生”。

问完事后,文帝把贾博士安排给了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做老师。

但很不幸,梁怀王是个短命鬼,一不小心,骑马摔死了。

眼看自己后半辈子的依靠倒了,贾博士急啊,每天在自己家哭。于是,一个500年不遇的天才,就这样,活活把自己哭死了,享年33岁。

贾谊小朋友,你以为混公务员靠的是才华吗?太“simple”了。司马懿同学20岁时也是名满天下,如果他不能熬不能忍不能装,早就被曹操咔嚓了,哪有什么“路人皆知”。明代著名才子杨廷和同学,19岁就中了进士,也是熬到忍到装到自己的学生明武宗上位,才当上内阁首辅。

贾博士傲娇小心眼玻璃心,根本配不上他的才华。

贾博士打假未捷身先死。但他的伟大货币思想并没有失败。等到汉武帝做皇帝的时候,中央终于有能力对抗地方和豪强。贾博士死后28年,即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开始启动币制改革,铸造形制规整的五铢钱,并制定严刑峻法,禁止私铸行为,统一铸币权。

图10-2 五铢钱

但贾博士没有等到这一天。

2000多年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读了《贾生列传》后,给了贾博士一个十分恰当的评价: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