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灵魂,三枚铜板
在与人类相伴相随的过程中,货币逐渐超越尘世,成为人类与神明的联结纽带。
《圣经》上有400多处提到黄金,上帝亲自指示尘世的代理人摩西要用黄金来装饰布置膜拜他的圣所、圣幕。
上帝说,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
在基督徒看来,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得钱财的能力也是他给的,人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就如同影子般不能长存。所以,人们要甘心乐意地奉献给上帝,这是上帝所喜悦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圣经》提到铜钱的地方则寥寥无几。其中,《马可福音》第12章关于“两个铜钱”的故事,便是关于捐献的。
耶稣时代供奉上帝的圣殿分为3层,最外围是外邦人院(外邦人仅容许到此为止),从那里经过石级可进到妇女院(犹太妇女仅容许到此为止),再进一层就是内院(仅容许犹太男人进去)。而在妇女院的柱廊边,安放着13个献金箱,专供前来敬拜神的人投入捐款之用。投钱口形状似喇叭,钱币滚入箱内时会发出响声。当时一般人投钱入箱时,都是公开地投,别人可以看见捐款的金额。
耶稣坐在献金箱附近,看着经过的人群向上帝捐献爱心。
耶稣对财物奉献之事相当重视,但他不是在那里数捐款,而是看人怎样奉献。耶稣看到,有些人故作炫耀,往箱子里投了许多钱,并故意让别人知道他奉献了多少。
这时候,来了一个穷寡妇,她往献金箱里投了两个小钱。
小钱是当时面额最小的犹太铜币,两个小铜币的价值,等同于一个罗马铜币,即一个大钱。这位寡妇并没有想引人注目,但是,耶稣注意到了她的奉献。
在当时,有些人在上教堂之前,因为不甘心献出大钞,就特意把大钞换成小钞,以免到时候没有小钞奉献。
可在这里,穷寡妇所投入的是两个小钱,并不是一个大钱;若是一个大钱,因为不能切开,只好全部献出;但这是两个小钱,她原可以献一个,留一个,无须全部献出。
图5-23 古罗马时期的小铜币
但是,她倾尽了口袋中的所有。
耶稣十分感动,他把门徒们全叫了过来,说: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
耶稣告诫他的门徒,上帝看重你的心,而非你的手,他重视你的为人,而非你的献礼。
耶稣认为,对于这样的妇人,应该得到上帝的祝福。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向寺院、道观捐献铜钱也源远流长。
南朝梁武帝是位佛教皇帝,他说孔子、老子是释迦牟尼的学生,创立了著名的三教同源说。
梁武帝还变着法子将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佛门。为了替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捐钱,他不惜以舍身为奴的极端方式,要挟朝廷拨款。
公元529年,梁武帝舍身出家,群臣出1亿钱将他赎回。
公元546年,他再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出2亿钱才将其赎回。
公元547年,他舍身念头又发作,在寺里呆了37天,群臣又花了1亿钱才将其赎回。
短短的20年,一个小小的同泰寺竟然变相获得了国家财政4亿铜钱的捐款。
图5-24 南朝梁时期的铜币
有趣的是,同泰寺凭借朝廷的支持,还做起了典当的生意。
当时,同泰寺开设了一门交易,香客可以用衣物抵押,取得同泰寺的贷款。
只不过,这时的当铺叫长生库,作为慈善事业,是佛寺帮助典当者克服困难,以求长生之意。
这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典当的最初原型。
唐宋以后,佛教寺院开设当铺成为常态。
并且,有些富有的俗人成为寺院放贷的合伙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想规避一种叫作“和买”的财产税,而寺院可以豁免这种税。这种合伙关系,就是19世纪末期史密斯在其《中国村居生活》中描绘的“合会”。
在古代,人们把贡品献给神明,祈祷神能给予自己想要的帮助。
今天,人们去游览寺庙、道观,看到有水池子的地方,也不忘记扔几枚硬币,以祈求神灵保佑。
在扔钱祈福的路上,中国人越走越远,不断扔出新水平,扔出新花样。见池子要扔,一言不合也扔,有人甚至扔出银行卡。不久前,一个80岁的老太太,在登机前,为了祈求飞行平安,她把一串硬币扔向飞机发动机。
铜钱不仅是可供捐献的财物,在中国,也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内涵。
首先是占卜。取3个铜钱,置于手心,然后摇上数次,同时心里默念所想之事。然后把铜钱撒在桌面,记录下铜钱的正反面数量,如0个正,1个正,2个正,3个正。如此反复6次,便是一个卦。
古人在对待起卦这件事上是非常精诚和谨慎的,每次占卜都说: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
起卦为什么用铜钱呢?而且为什么用3个铜钱呢?
铜钱有三易:变易,不易和简易。铜钱经千万人手,是为变易;其价值恒定,是为不易;其简化交易流程,是为简易。
铜钱有正反面,字为阴,背为阳,合于阴阳。
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为天,内方为地,用钱为人,合于三才。
图5-25 民间用于避邪的五帝铜钱
铜钱数目为3个,每个钱为两面,合于“叁天两地而倚数”。
铜钱数目为3个,每次只有4个结果:0个正,1个正,2个正,3个正,合于四象。
铜钱数目为3个,起好一卦为6次,共有18个正反面,合于“十有八变而成卦”。
其次,铜钱被当作幸运符,也广泛用于日常生活,起着辟邪、祝福的作用。
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用铜钱为他洗浴。
婚庆中,会把铜钱挂在婚床上。
死后,嘴里要含一枚铜钱。
有的地方在棺材底部摆入7枚铜钱,寓意脚踏七星,还要毁烧成千上万的纸钱冥币。
古代人们除恶鬼,经常使用的道具,就是一种用铜币做成的剑。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中,古铜钱常用来入药治病。
在湘西南边陲,人们至今都会跳一种铜钱舞。
在徽州,独守空房的已婚女人在夜深人静时,用“撒铜钱”的方式排谴心中寂寞,表示忠贞不二。
一孔窥天地,古钱铸春秋。
图5-26 民间用于捉鬼的铜剑
那一枚枚经过历史的风霜而锈迹斑驳的古钱背后,不仅有历代王朝的兴衰起落,有帝王将相的文韬武略,更有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