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乳腺肿瘤的辨别

3. 多种乳腺肿瘤的辨别

乳腺肿瘤很常见,约占乳腺疾病的2/3。其比例大致是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及乳腺其他疾病,各占1/3左右。乳腺良性肿瘤中较多见的有乳腺纤维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专家锦囊

(1)乳腺良性肿瘤的种类

乳腺良性肿瘤中较多见的有乳腺纤维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等。

①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在乳房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癌,居第三位。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卵巢功能旺盛)有密切关系。常见于20~25岁青年女性,大多为无痛性肿物,多在无意中发现;初期较小,但生长较快,长到 3 厘米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多较隆突,扁平者较少,表面不甚光滑,细触之为小结节状,有些呈明显分叶状,中度硬,多无压痛,可自由推动。

②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本病多见于40~50岁女性,3/4的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瘤体甚小,带蒂并有许多绒毛,血管丰富且壁薄、质脆,极易出血。如在乳晕区内扪到数毫米大小、质软、可被推动的肿块,轻按可从乳头排出血性溢液,则诊断多可确定。患乳一般无疼痛,偶可因肿瘤阻塞乳管而出现疼痛,一旦积血排出,疼痛可消失,这种情况可反复出现。

③乳房错构瘤:非常罕见。临床上几乎难有正确诊断。主要表现为乳房内有包裹性肿块,活动度不大,生长缓慢,无不适。多见于青中年以后的女性。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④平滑肌瘤:乳房内的平滑肌瘤极为少见。乳房平滑肌瘤按来源可分为:表浅平滑肌瘤,来源于乳房皮肤,特别是乳晕区真皮内的平滑肌瘤。表现为乳晕区有略微隆起的小肿瘤,质坚,边界清,生长缓慢,无不适。血管平滑肌瘤来源于乳腺本身血管壁上的平滑肌。常在乳房较深部位扪及肿块,较表浅平滑肌瘤为大,生长缓慢,边界尚清,无不适。

⑤脂肪瘤:脂肪瘤是体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中,但以体表及乳房最多见。多发生于较肥胖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生长缓慢的小脂肪瘤危害不大,可予观察。生长较快,体积较大且对周围组织有压迫者,可行脂肪瘤切除术。

⑥软纤维瘤:又称为皮赘或纤维上皮性乳头状瘤或纤维脂肪瘤。多发生于乳头部,肿瘤表面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有一蒂与皮肤相连,质地柔软。皮赘较大且有碍美观者,应从蒂部,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切除。

⑦神经纤维瘤:常为全身纤维瘤病的一部分,由乳头、乳晕区生长出成群柔软或带淡褐色色素的悬垂状肿物,无不适。体表常有散在类似肿物及色素沉着斑。一般不需要手术切除,巨大、溃破、有碍美观者可个别切除。

其他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有血管瘤、神经鞘瘤、颗粒细胞瘤等。

(2)乳腺恶性肿瘤的症状

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乳腺癌:最常见的第一个症状是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大多是患者自己在无意中发现的。10%~15%的肿块可能伴有疼痛,肿块发生于乳房外上象限较多,其他象限较少,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肿块逐步增大,常引起肿块表面皮肤出现凹陷,即称为“酒窝征”,癌细胞沿淋巴网广泛扩散到乳房及其周围皮肤,形成小结节。晚期时肿瘤可以浸润胸肌及胸壁,广泛浸润皮肤后融合成暗红色,弥漫成片,可引起呼吸困难,皮肤破溃,形成溃疡,常有恶臭,容易出血,或向外生长形成菜花样肿瘤。少数患者在被发现原发灶之前,已有腋淋巴结转移或其他全身性的血行转移。

温馨提示

35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绝经期以后的女性,如果出现乳房肿块,即使乳房肿块的性状非常像乳腺纤维瘤,亦不可轻易下此诊断,需在排除了乳腺癌的可能之后再下纤维瘤的诊断,并且宜首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