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

13. 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

更年期是女性从中年到老年的一个过渡阶段。大多数女性从40岁开始,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分泌逐渐减少,生殖功能终止而绝经。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5~55岁。进入更年期后,约有1/3的女性通过神经内分泌和自我调节可达到新的平衡而无明显症状,安然度过这段时期。而有2/3的女性则会出现以性激素减少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心理和代谢变化所导致的综合征,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一般绝经早、雌激素减退快(如手术切除卵巢)以及平时精神状态不够稳定的,较易出现症状,且程度往往较重。更年期症状一般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持续到绝经后5~10年。

专家锦囊

(1)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①血管舒缩综合征:

◇阵发性面部潮红、烘热汗出,即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同时上述部位皮肤呈片状发红,然后出汗、畏寒、有时可扩散到脊背及全身,历时数秒到数分钟。发作次数不定,症状轻者每天发作数次,重者数十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

◇血压升高,更年期女性亦可出现短暂性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且波动较明显,有时伴心悸、胸闷、气短、眩晕等症状,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所致。

◇眩晕,常发生于体位突然改变时或伴潮热同时出现;耳鸣,可突然发生或持续存在,常可听到各种噪音。

◇血管痉挛性疼痛,有些患者可出现心前区紧迫感,胸部不适、心悸等与心绞痛发作症状相似,称为假性心绞痛。有些患者可出现手指、足趾强烈疼痛、蚁走感,呈阵发性发作,寒冷季节可加重。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下肢疼痛和间歇性跛行。

②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忧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极易烦躁,甚至喜怒无常等。一般在更年期发生这些症状的女性与既往精神状态不稳定有关。

③月经紊乱:月经周期改变是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绝经前月经周期开始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有些女性可有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停经;也有少数女性骤然月经停止,无再反复。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④生殖器变化:

阴道:阴道萎缩,弹性消失,出现性交疼痛及困难;阴道黏膜变薄,糖原减少易致老年性阴道炎,白带增多,色黄有味甚至带血,阴道烧灼疼痛。

宫颈:萎缩变小,有时子宫颈管闭锁而发生子宫积脓。

子宫:由于盆底肌肉及韧带松弛可出现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

⑤尿道:雌激素减少使尿道萎缩、狭窄、括约肌松弛,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不畅、尿潴留等。

⑥皮肤与毛发:皮肤出现皱纹,手背、面部可见褐色老年斑、毛发脱落并逐渐变白。

⑦骨与关节:更年期女性往往有关节痛的表现,一般多累及膝关节。由于雌激素下降,骨质吸收加速,导致骨质疏松。另一方面,更年期女性活动量减少,对骨骼机械性压力减弱,骨质吸收速度较骨的生长速度快,造成骨质疏松,临床表现腰背痛。

(2)诊断要点

①女性年龄在45~55岁之间(也可提前或延后),或40岁之前因卵巢功能衰退而绝经(称卵巢早衰),或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卵巢经放射治疗引起人工绝经者。

②情绪改变,善怒易哭,阵发性烘热汗出,失眠,头晕耳鸣,健忘,心悸胸闷,腰腿酸痛,月经紊乱等,除外内、妇科其他疾病。

③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升高,雌激素含量降低,阴道涂片激素水平偏低。

温馨提示

更年期女性常有头痛、抑郁、乳房胀痛、失眠等神经调节不稳定的表现。若症状较轻微时,可以选用谷维素、舒乐安定、维生素B1等药物对症治疗。其中谷维素可调节植物神经紊乱,改善情绪,帮助睡眠,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谷维素对更年期症状有很好的疗效。舒乐安定镇静安神,可帮助睡眠。若症状严重,影响到工作生活质量时,应到医院医生治疗,在妇科医生指导下,通过中药或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