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防治的要点与禁区

3. 乳腺肿瘤防治的要点与禁区

乳房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因其位置浅表,大多能通过自我检查,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得到早期发现。关键是患者要有定期自我检查的意识,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一旦发现肿块及时就医。

专家锦囊

(1)七大元素诱发乳腺肿瘤

①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乳癌的女性,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女性的 9 倍。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 3 倍。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患乳腺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大。

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抑郁:有些女性长期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大多数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关系,长时间紧箍着乳罩,难得给乳腺“松绑”。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病有关。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这些精神因素与不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累加在一起,可对乳房造成伤害。

③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1 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④婚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已婚者的 2 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哺乳对乳腺癌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⑤电离辐射:乳腺组织是对电离辐射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活跃阶段,对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的关系。

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明显的关系。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能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⑦激素:乳腺癌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含激素用品及女性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2)乳房自查具体方法

乳腺癌发现越早,治愈可能性越大,乳房自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途径。专家建议女性在30岁之后必须做乳房自查,最好每月1次,尤其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自查最好在月经过后9~11天内。

①洗澡时检查乳房:洗澡时皮肤表面潮湿,涂擦浴液后皮肤滑润,有利于发现异常情况。此时用右手检查左乳,用左手检查右乳,注意有无局部增厚感或肿块。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紧贴胸壁,通过各手指交替轻压,按顺序触摸整个乳房的各个区域。正常乳房较柔软,有肿块时感觉有东西在手指下滑动。切忌用手抓捏乳房,因为抓捏会使正常的乳腺组织缩成团,感觉就像是肿块,即使其中真有肿块也查不清。

②在穿衣镜前检查乳房:取坐位或立位,先检查乳房外观,位置是否对称,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看皮肤有无红肿、静脉曲张、破溃等,有无橘皮样皱缩和酒窝征,乳头是否内陷、回缩或抬高。

③坐位或仰卧位检查乳房:采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放平触摸,用指腹将乳腺组织轻按于胸壁上,从乳晕周围开始以螺旋状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移动,直至乳房组织。最后用拇指和食指轻挤乳头,看看是否有血性液体或褐色、暗红色、淡黄色液体。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留下隐患。

女性应每半年由乳腺专科医生全面检查一次,有良性肿瘤的患者 3 个月检查1次。由于乳腺变化受内分泌激素影响,因此,月经来潮的第10天左右是检查乳房的最佳时机。

温馨提示

预防乳腺疾病,要按时作息,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生活。病期要保持乳房清洁,注意乳房肿块的变化。患者宜常吃海带、橘子、金橘、牡蛎等行气散结之品,忌食生冷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女性出现经常性乳房疼痛,有肿块、有异常分泌物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专科做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