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治疗有方

2. 乳腺增生治疗有方

对乳腺增生症,采用外贴与内服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消除乳腺增生症或乳腺纤维瘤,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其手术后再次复发。由于对本病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服药的黄金时段是在经前乳胀时开始服药,直到月经来潮乳房胀痛消失为止,如此调理 3 个月经周期,大部分患者的乳房胀痛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部分患者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

专家锦囊

(1)乳腺增生的西药治疗

治疗乳腺增生病常用的西药有激素类、碘制剂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

①激素类制剂:

雄性激素:主要是用雄性激素来对抗雌激素,如在月经期前10天中口服甲睾酮,一日 1 次,一次5~15毫克,经前停服,每个周期用药总量不超过100毫克;或肌肉注射丙酸睾酮3~4日,一日25毫克。应用雄性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有一些男性化表现:多毛、嗓音变粗、痤疮等;另外还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头晕、恶心等。

黄体酮:乳腺增生并非单纯的雌激素分泌增加,而是由于雌、孕激素的比率失衡,特别是与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相对增高有关。用黄体酮可对抗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作用。可在月经前 2 周开始用,口服醋酸甲羟黄体酮5~10毫克,连服7~10天;或肌肉注射黄体酮,每周注射 2 次,一次 5 毫克,总量20~40毫克。

他莫昔芬:近年来,激素治疗本病又有一些新的进展。由于激素受体的研究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认识到乳腺增生的发生与乳腺组织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及敏感性增高有关。他莫昔芬是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地与雌激素争夺雌激素受体,使雌激素无法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一次10毫克口服,一日2~3次,于月经的第2~5天开始服用,连用15~20天,连用2~3个月经周期。有一定的疗效,但服用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闭经、潮热、恶心等。

碘制剂:小剂量的碘剂可刺激垂体前叶分泌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雌激素的分泌,纠正黄体期激素比率的失衡,以达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目的。碘制剂常用复方碘溶液或10%的碘化钾溶液。

②其他对症治疗药物:可用镇痛剂、利尿剂等。此外,亦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2)乳腺增生的中药治疗

①肝气郁结型:乳房胀痛,乳房内的肿块质硬,界线清楚,推之可移,月经前,或情绪波动后加重。方药:柴胡、当归、白芍、青皮、陈皮各10克,海藻、瓜蒌、昆布各15克,山甲珠、郁金、香附各10克。水煎服,一日 1 剂,分 2 次服用。经前10天开始服用,月经期停药。

②肝肾阴虚型:乳房内可扪及大小不等的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动、伴腰膝酸软、两目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方药:熟地黄、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各10克,生山楂、生首乌各12克,山慈姑 6 克。水煎服,一日 1 剂,分 2 次服用。经前 5 天开始服用至月经干净后停药。

③心脾两虚型:乳房内可扪及卵圆形肿块,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质地坚实、推之活动、边界清楚、肤色如常、无痛感,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缺乏等。方药:党参、炒白术、酸枣仁、当归各 9 克,茯苓12克,黄芪15克,木香、昆布、海藻各 6 克。水煎服,一日 1 剂,分 2 次服用。

④肝肾不足型:乳房内可扪及肿块,时有隐痛或不痛,伴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方药:醋柴胡、炒白芍、当归、黄柏各 9 克,仙茅、知母各 6 克,淫羊藿、熟地黄、肉苁蓉各12克。水煎服,一日 1 剂,分 2 次服用。

温馨提示

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旦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乳腺增生的治疗,在中药辨证施治的同时,可配合中药外治的贴敷剂或中药的离子导入患处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另外,患者应要保持心情舒畅、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