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15. 如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女性出现一般症状时只需予以解释、安慰、消除顾虑,同时积极安排好工作生活。若出现明显症状,如头痛、失眠等精神症状,可给予镇静剂等减轻症状。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更年期症状,但有一定适应证及禁忌证,还有一些副作用。中医治疗以补肾益气、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因人而异,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专家锦囊

(1)更年期综合征的西药治疗

①一般治疗:更年期女性应了解更年期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一变化。更年期精神神经症状可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故应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辅助使用镇静剂及对神经有调节功能的药物。可用安定2.5~5毫克,一日2~3次;谷维素10~20毫克,一日 3 次。这些药物对于安定情绪、改善神经精神症状有一定效果。另外,可选用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及维生素A等。以上都属于对症治疗,且各种药物应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剂量,或者停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多数患者一般都能有所改善。老年女性还应坚持锻炼身体,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以预防骨质疏松。

②激素替代治疗:

补充女性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称为激素疗法。

绝经后主要缺乏雌激素和雄激素。

雌激素:

缺乏雌激素会出现潮热盗汗、心悸、情绪改变、失眠,泌尿生殖道萎缩及炎症等典型更年期症状,远期会出现骨质疏松。补充雌激素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对于有严重更年期症状,影响到工作、生活的患者,可采取激素治疗。临床常用药为倍美力。用法:倍美力0.3毫克或0.625毫克隔日或一日一次。

雄激素:

雄激素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并有蛋白合成作用,服用后可增强体力和性欲、改善情绪,并可消除肩背、关节疼痛。临床常用药为利维爱。利维爱含雌、孕、雄 3 种激素。用法:2.5毫克隔日或一日 1 次。若症状较轻用1.25毫克隔日或一日 1 次。

孕激素:

孕激素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预防内膜癌的发生。有子宫的女性使用雌激素疗法必须加孕激素。常用药为甲羟孕酮。

激素疗法如此有效,但并不是任何人都适用。下列情况需禁用或慎用激素:肝肾功能不全,胆囊疾病,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及缺血性疾病,妇科肿瘤病史(乳癌、子宫内膜癌、尚未绝经的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卵巢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

③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

阴道出血:绝经后约 1 %的女性在服用激素后1~3个月内有阴道出血。原因是用药前子宫内膜有一定厚度(>0.5厘米),或漏服,或激素用量过大。

乳房胀痛、白带量多、水肿或胃肠道反应:用药初期多见,通常在治疗几周后消失。若持续存在,可能剂量偏大,应减量或换药。

用激素前需常规检查子宫、卵巢、乳腺等有无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在0.5厘米内方可用药。用药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求医增减剂量或换药。同时注意每年体检 1 次,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乳腺、子宫内膜及宫颈防癌涂片。至于激素需用多长时间,目前医学没有明确规定,只要定期评估,明确受益大于危险,即可继续应用。

应明确的是,激素替代治疗不会使时间倒流,不是阻止绝经,而是治疗绝经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因为盲目怕衰老而滥用激素治疗,将增加风险。

不少女性怕使用激素会引起发胖或致癌。医学认为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已陪伴我们20~30年,并没因此而发胖。更年期来临,激素分泌减少,补充最低有效剂量的激素不会引起发胖;雌孕激素的共同应用可以有效防止子宫内膜癌;少于 5 年的激素替代,引起乳腺癌的风险极低。符合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证,且不具备禁忌证的更年期女性可放心使用。

(2)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治疗

性激素替代疗法有一定适应证及禁忌证,还有一些副作用及潜在的致癌风险。有些患者不宜用性激素,或对性激素有很大顾虑而不愿使用。中医治疗无副作用,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病人易于接受,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肾主月经,主生殖。女性进入绝经期,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绝,月经渐断而至绝经,生殖功能降低而至消失,此过程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变化。若更年期女性身体阴虚或阳虚,或受生活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不能适应此过程,则肾的阴阳二气不能平衡,进而会影响到心、肝、脾的功能病变而出现各种更年期症状。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肾阴虚证(包括阴虚内热、阴虚血燥、精亏血枯、肾虚肝旺、心肾不交等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俱虚证。

中医治疗以调节肾的阴阳平衡为大法,兼治心、肝、脾。

①阴虚内热: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或多或少、烘热汗出、面红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方药:生熟地、枸杞子、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12克,盐知母、盐黄柏、地骨皮、丹皮各10克,生甘草 6 克。

②阴虚血燥:经断之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皮肤干燥、阴部干涩。治法:滋阴养血润燥。方药:生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山药各15克,菟丝子、生首乌各20克,当归、白芍各12克,丹皮10克,炒荆芥 6 克,蝉衣 3 克。

③精亏血枯:经期前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甚则齿播发脱、月经过早停闭、或后期量少。治法:滋阴养血填精。方药:枸杞子、熟地、山药、狗脊、制首乌、当归、菟丝子各15克,山萸肉12克,鹿角胶(烊)、龟板胶(烊)、川牛膝各10克。

④肾虚肝旺:经断前后、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双目干涩。治法:滋阴潜阳。方药:枸杞子、山药、熟地、茯苓、白芍、石决明各15克,丹皮、菊花各10克,山萸肉12克,制鳖甲(先下)20克,生龙牡(先下)各30克。

⑤心肾不交:经断前后、头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烦不宁、甚者情志异常。治法:交通心肾。方药:生地、熟地、山药、白芍、百合各15克,山萸肉、五味子、远志、丹皮、阿胶烊)各10克,天麦冬各12克,黄连、莲子心各 6 克。

⑥肾阳虚证: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腹冷痛、倦怠乏力、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绝经前同样可出现月经紊乱,月经提前或月经量少,或阴道大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净。肾阳虚常合并心脾气虚的症状,如:心慌失眠、食欲不佳、恶心、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补肾阳。方药:熟地10克、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枸杞20克、鹿角胶10克、菟丝子30克、杜仲20克、当归10克、肉桂 6 克、制附子10克。

⑦肾阴阳两虚:绝经前后、头晕耳鸣、健忘、颜面烘热、汗出恶风、腰背冷痛、月经紊乱或闭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益阴扶阳。方药:仙灵脾、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仙茅、巴戟天、当归各10克,制首乌20克,生龙牡(先下)各30克,盐知、柏各 6 克。

(3)临床常用中成药:

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坤宝丸、更年安、杞菊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知柏地黄丸等。

温补肾阳:右归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参茸卫生丸等。

胸闷憋气,可用诺迪康胶囊。

心气不足引起失眠、心慌可用柏子养心丸、活力苏口服液,人参归脾丸等。

温馨提示

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较严重时,应到医院妇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必要时补充雌激素治疗。精神症状明显时可短时期服用安定治疗。自己可以根据说明书服用一些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和谷维素等。绝经后应服用一些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等钙制剂和雌激素的透皮贴剂,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中药治疗因人而异,辨证治疗也是很好的选择。

img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