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群众体育

第一篇 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又称社会体育、大众体育、民众体育,指由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群众体育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域内主要包括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和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等各类人群体育。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向农村推广过30余项民众活动项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在民众和学校中实施“劳卫制”锻炼,在职工中推广适合于各自条件的广播体操,商店叫“开门操”,工厂事业单位叫“工间操”。60年代域内出现持续数年的“东门一条街”群体活动先进榜样,受到国家体委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的高度关注。1995年起域内广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力普及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区和各街道先后成立全民健身工作指导性组织。在居民小区安装各式健身器材,组建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方便群众参加的体育活动,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群众学会体育健身方法和手段,群众体育成为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域内涌现出5个全国群众体育(社区体育)先进街道(社区)和10个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