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子体育
20世纪50年代初,学校、机关、企业和商店女职工纷纷参加政治集会,做广播体操和参加“劳卫制”锻炼。1951年6月,在甬江女中运动场举行市大中学校体育大会,设有球类、田径、舞蹈、国术、叠罗汉、拔河、鞍马7大项,有的班级在《镇压反革命》歌声伴奏下表演《赶美帝下大海》集体舞蹈。1960年,女工居多的人丰布厂1200多名职工参加纺织工人操和其他锻炼活动的占90%以上。1976年3月8日,区组队参加市庆祝三八妇女节群众体育汇报表演大会。80年代,据域内专业泳池统计,每日接纳游泳群众在千余人次,其中五成以上是男女职工,妇女和儿童游泳比率从50年代的30%上升至60%。1989年1月举行区女职工拔河赛,10个系统组队120名女职工参赛。3月,区教工女子拔河队获市教育系统三八节拔河比赛第一名。1992年3月,区教育工会举办女教工“庆三八”拔河比赛,16队160人参赛,海曙学区队、市第九中学和市第二中学分获前三名。1994年3月举行区女职工跳绳、踢毽子比赛,16个系统及单位172名女职工参赛。同月,区举办三八女子门球邀请赛,有女子门球队5队40名运动员参赛。1995年三八节,区总工会组织百名女职工参加市三八节女职工长跑活动。9月,区体委承办市“迎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女子门球赛”。1996年3月举办女职工三八节拔河比赛,区属各基层工会19队计190名女职工参赛。同月,举行区女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1998年3月6—7日,举办“海曙杯”三八女子门球邀请赛。2002年3月7日,区组队参加市庆三八纪念大会暨妇女健身大奖赛。80年代培训推广的五禽戏健身操,90年代培训推广的木兰拳、扇子舞、无极健身球操等,无论用作日常健身还是参与各级竞赛,迄今均为中老年女子专项,并无男子介入。其他适老运动项目亦以女子为多,唯80年代引进推广的门球运动始终为女少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