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
围棋即古之“弈”,一种智力游戏,为古棋类之鼻祖,起源于春秋中叶。古人称道的“琴棋书画”四艺,棋即指围棋。在汉魏时期围棋之战已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南北朝时棋局已是“纵横十九道”,与今天的棋局形制完全相同。清《宁波府志》载,勤人楼达得、赵九成、范洪及屠隆(《明史·徐谓传》载)均为明初围棋国手。《勤县通志》载: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勤人郑起凤善弈,“江南李步青,成亲王之上客也。寓京十年,弈无对。慕起凤名,南游甬上,携枰登天封塔,坐而角也。观者缘梯上下,络绎不绝。步青竭其术,欲以屈起凤而不能也。比十日,一局始终。而两人皆病矣。”足见域内民间围棋之盛。
1964—1966年间,位于碶闸街的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增设棋室开展“三棋”(即中国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业余训练,由域内教师裘然浮、陈敏炬执教,宁波市第八中学学生严世恩、张永明和华光中学的张维炽等10余人接受围棋启蒙教育。“文革”期间围棋训练隐入民间,裘然浮(家住大梁街)、陈敏炬(家住小沙泥街)、王熊(家住右营巷)等在家设坛摆阵,带徒传艺。后期,沈明芳在君子街家中开设民间围棋俱乐部,聚集40余名爱好者苦练棋艺,常举办小型比赛以磨砺功力,这些当时的围棋爱好者现已成为宁波围棋界的中坚力量。张永明于1962年起学习围棋,1985年晋升为国家一级裁判员,1989年获国家级裁判员证书,1993年起连任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至今。王亦民12岁进入省围棋集训队,1987年获全国冠军,1992年获全国锦标赛冠军队员并晋升为专业七段,现任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专职教练。赵伟达于1986年学习围棋,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域内(市新华书店),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裁判员。张维炽1964年开始学棋,1987年任市体育俱乐部围棋专职教练,译有《吴清源围棋高级死活集》一书,在《围棋》、《体育报》等发表文章多篇,曾兼任省围棋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现在市农行海曙支行工作的黄明磊14岁进省围棋队,1991年为全国围棋锦标赛冠军队员,被定为初段。忻志伟1998年晋升为业余六段,国家一级裁判员,任教练多年,现任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和协会专职工作。自1974年市第七届运动会至2001年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历届成年部围棋比赛中,域内张鸿杰、张永明、陈敏炬、孔繁茂、郑珍云、忻志伟、施佩佩、王亦民、张子言等计获4金5银1铜和3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获团体亚军、季军各一次。在第十四届市运动会青少年部围棋赛上,区队女子和男子团体分获冠、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