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羽毛球
20世纪60年代域内中小学校开始开展羽毛球活动,70年代城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广泛,街头巷尾常可见羽毛球爱好者的学练踪迹。时有灵桥路小学(1986年停办)、第八中学、第十一中学等校开展更为活跃,为市级羽毛球传校。原镇海中学教师董平于80年代退休后定居孝闻街,一直在区属高塘、孝闻等多所小学开展羽毛球课余训练,经其启蒙培养的高塘小学陈炎、陈研两人曾分获省运动会羽毛球赛冠、亚军。曾兼任市、区两级羽协多届副主席之职的肖寿发从1998年组织中老年羽毛球爱好者自费或冠名组队参加第五届“华人杯”国际羽毛球邀请赛起,至2008年第十五届,共参加8届次“华人杯”、1届“广通杯”国际性羽赛,北上北京,南至昆明、澳门甚至跨越国界线到马来西亚,先后计获4金5银8铜;同期参加全国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共5届次。羽毛球活动在群体健身活动中较为普遍,域内市、区两级羽毛球协会在东恩中学和南苑小学办有常年性俱乐部供群众健身消费之需。1996年到2008年共7届次机关运动会,曾有5届次设有羽毛球赛项目。
1984年以来市体委(局)审定批准羽毛球传校19所次,孝闻街小学曾三次被命名为市级羽毛球传校。详见表3-4-11。
表3-4-11 羽毛球传校一览表
域内羽毛球选手参加历届市运动会共获21金:1973年第七届市运动会上,域内中学、小学学区和单位运动员计获12金,占羽毛球金牌总数的86%。1997年第十三届市运动会上,女子甲组团体获金牌。2001年第十四届市运动会上女子乙组单打和团体各获1枚金牌。2007年第十五届市运动会上,包揽女子乙、丙两组单打、双打和混双及团体共6枚金牌,占本项金牌总数的35%。
参加历届省运动会共获3金4银4铜,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2个第八名:1994年,陈炎在第十届省运动会上加盟女子甲组双打、单打,分获银牌、铜牌各一枚;1998年,陈研和市第二中学的黄张迪在第十一届省运动会上获2金3铜;2002年,孝闻街小学莫俊杰、翠柏小学缪诚在第十二届省运动会上获1金3银;1999年,陈炎在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加盟女子双打、团体,均获第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