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街道的群众体育
西门街道至20世纪末常住人口5.6万,中老年人体育人口占6成以上,辖区内单位职工体育人口占7成以上,所辖24个居委会全部建有全民健身小组。辖区内企事业单位40家,其中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11所。域内有设于公园、广场、绿地的晨晚练点18个。至2006年,有2级、3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名。建有门球、腰鼓、红绸舞、木兰拳、太极拳、保健操、气功、广播体操等体育健身团队。有公共的或社区共享的群体活动场所36处(健身房3处、门球场2处、篮球场5处、大小操场5处、公园健身路径1条、小区健身点20个)。
1996年10月举办街道老年运动会,5个项目另加大型广播体操表演,320人参赛。2004年11月办事处制订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文体骨干黄毅、张国芬2人被评选为区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
1997年4月在宁波师范学校操场举行全民健身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会暨家庭运动会,组长张腾、副组长姜保勇、成员俞美仕等14人;2003年调整为组长骆仁坚、副组长何建林、成员俞美仕等14人;2006年调整为组长丁晓芳、副组长何建林、成员王国宝等15人;2007年调整为组长竺培楠、副组长王海敏、成员王蔚等15人。
1998年7月,组织2所中学千名学生训练秧歌舞集体造型表演,参加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的“迎省运浙江省暨宁波市体育健身万人表演大会”获三等奖。
1999年10月,在李兴贵中学操场举办“全民健身暨幸福家庭运动会”,共设7项(腰鼓、回归扇、广播操、太极拳、红绸舞、武术、拳操)百人团体表演和8项社区及家庭体育竞赛。2004年6—11月,举办第四届社区运动会,分设少年、成年、老年、家庭4组共22个项目,13个社区和24个辖区单位组队,2000余人次参赛。
组队参加历届区老年运动会、区级机关运动会、区级单项比赛和市级社区运动会。1997年6月获区“回归杯”机关干部拔河比赛第一名。1999年获区第六届老年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2003年组队参加市第一届社区运动会“农行杯”乒乓球比赛获混合团体第二名。2005年组队参加市第二届社区运动会7个项目比赛。同年参加区“西成杯”街道羽毛球赛获混合团体第三名。参加历届区机关运动会获个人项目6枚金牌。
2000年组队参加省健身路径赛获团体第一名,11月组队参加全国首届健身路径优秀锻炼方法表演赛获个人项目4枚金牌、2枚铜牌。
2003年3月27日上午,赴杭参加全国老年体协工作会议的荣高棠、刘建章、张彩珍、张发强等20位副部级以上老干部(包括现职领导)和200余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老体协的代表专程来甬观摩龙柏社区老年体育活动。街道组织训练全市第一支60人柔力球队和红绸舞队等6个节目参加汇报表演。
2003年推广开发新的适老项目——太极柔力球运动。当年9月街道柔力球队代表市赴杭参加省首届太极柔力球比赛分获规定套路第二名和自编套路第一名。11月柔力球队入选镇海总浦桥社区队,代表市赴上海参加第二届全国中老年柔力球赛获中老年组自编套路第一名、规定套路第二套第二名。2004年参加市柔力球比赛获中老年组规定套路第一套和第二套双优胜奖。2005年6月赴宁海参加省柔力球赛获规定套路第二套第三名,9月赴昆明玉溪参加全国赛获基本套路二、套路三最佳奖(套路二、三分获第一、第三名)。
2004年5月街道副主任何建林在威海举办的华东地区老年体育协作会议上发言介绍街道老体协工作经验。5月,区首届社区老体协工作现场会在西门街道进行,龙柏、马园、联南三个社区代表在大会发言。会后相关人员参观了龙柏、芝红两社区的老年体育活动。
1994—1997年度西门街道被评为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7年、1998年、2003—2004年度获市老体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10月获“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街道副主任姜保勇被评为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省全民健身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全国社区体育先进单位。2006年获“省级小康型体育街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