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即“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一种以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社交性交谊舞于20世纪30年代由国外传入。1928年在省立四中操场举行的“宁波、勤县联合运动会”上就有舞蹈集体表演项目。50年代初,学习苏联体育模式,在青年学生和职工中广泛开展跳集体舞活动。60年代中后期,中青年人以跳“忠字舞”为唯一娱乐形式,播放毛泽东语录歌和颂歌,以特定的身姿反复表示崇拜和革命。80年代初期域内开始流行交谊舞,到80年代末期域内出现多家营业性舞厅和交谊舞培训班,交谊舞在中青年和中老年人群中广为流行,包括以国内舞曲和欧美舞曲伴奏的慢三、慢四、探戈、快三、快四,也有国标和恰恰等。90年代迪斯科舞、霹雳舞和摇滚乐传入并兴起,它们以强烈的音乐节奏和不拘一格、可自由发挥的舞姿身段为主要特征。至后期发展为能展现年轻人个性自我的街舞。作为一种健身项目和心理调节手段,20多年来逐步演进的跳舞热潮至今不衰。开办于1985年的市老年大学和2003年开办的宁波星光学院(即海曙区老年大学)一直设有舞蹈教学课,入学名额年年供不应求。1995至1997年域内体育舞蹈高级教练张一丽连续举办3届市少儿拉丁舞培训。2001年10月举办省体育舞蹈一级裁判和教师培训。2002年2月举办市首届拉丁舞比赛。

90年代区总工会组织职工交谊舞活动频繁。1991年4月区组织36人队参加市“三江杯”舞蹈比赛。1993年12月,举办区第三届艺术节职工交谊舞比赛,10个系统队98名职工参赛。1995年1月区7名职工参加市舞协组织的国际交谊舞裁判、选手资格培训,均获证书。5月组队参加市第三届体育舞蹈比赛。1996年10月举办职工交谊舞比赛,18个系统队90名职工参赛。区总工会退休干部史仁甫等于2002年、2004年先后获省体育舞蹈锦标赛拉丁舞常青组、拉丁舞长寿组第一名,2005年获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拉丁舞常青组第五名。2001年4月,月湖街道举办“月湖之春”广场体育舞蹈大赛。近年来新引进的起源于美国西部乡村舞曲亦称牛仔舞的“排舞”在域内兴起。排舞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既可个人独享又可团体同乐。2008年5月,区派出9名中老年骨干参加市在东恩中学举行的体育排舞培训,以规范动作推广排舞。7月,白云街道在环科院广场举办排舞推广活动,所辖10个社区的120多名排舞爱好者参加,以适应民众健身活动求新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