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内知名体育人士和热心人士选介

第一节 域内知名体育人士和热心人士选介

冯马兴(1918—),男,绍兴诸暨人。1945年毕业于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体童科。曾在贵州安顺国立黔江中学、浙江湘湖师范、上海市立江湾中学、绍兴稽山中学任教。1949年8月到宁波中学担任体育教研组长。1956年参加全国教育部召开的研究和制定中学体育教育大纲会议。翌年被授予田径国家一级裁判员,任宁波市体育教研大组长。1958年参加宁波体育专科学校筹建工作,后并入宁波师范学院,成为五年一贯制体育专科,所带学生多次代表市参加省运动会破省纪录,其中张国珪破女子800米省纪录。1962年回宁波中学任教,1977年退休后受聘于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市教研室等单位从事体育师资培训工作。1985年参编省中小学体育课本,获省体育科学学会“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曾任宁波市第一至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八两届市政协委员,第一至三届市体委委员,市首届篮球协会和田径协会主席,市老体协副主席,市退教协会顾问等职。

1951年被评为宁波市教育工作者劳模。1982年成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1987年被聘任为宁波市中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体育学科组成员。1989年获“浙江省学校体育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作出显著贡献者”荣誉证书。

董平(1921—),男,象山西周人。1946年毕业于福建省建瓯中学。业余喜爱羽毛球运动。1981年市羽毛球协会成立时任副主席,翌年退休后定居孝闻街,致力于域内小学生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至1990年,曾先后组建并训练海曙中心小学、新芝小学、高塘小学等校羽毛球队。协助市体育俱乐部每年组织两次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启蒙培训的高塘小学女生陈研在1996、1997两年的省少儿羽赛中共获7枚金牌,在1998年第十一届省运动会上获金牌2枚,银铜牌各1枚;女生陈炎在第八届全国运会羽毛球赛上获女子个人单打第四名、团体第五名,在第四届城运动会上获两个第八名。曾10次被市体委、体育总会评为业余训练和社团先进工作者。被镇海羽毛球协会聘为终身荣誉会员。

陈长江(1926.11—),男,绍兴市人。中学高级教师。1948年毕业于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历任杭州青年中学、绍兴师范学院、宁波中学、宁波第二中学教师。1954年任首届市体育分会(体育总会前身)委员。1956年任宁波市青少年业余体校教导主任。1958年任宁波市女子篮球专业队教练员。后回少体校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副书记、代校长等职。启蒙训练了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17次破全国女子100米自由泳纪录的陈郊邠。

曾被评为1983、1984两年度市级优秀党员、省业余少体校先进工作者。1985年获“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曾任浙江省首届体育科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会会员,浙江省体育文史学会理事,浙江省业余体校文化教研组大组长。在《中国体育报》、《新体育》、《文汇报》、《浙江文教》、《浙江体育文史资料》等报刊发表过文章多篇。

刘富昌(1927.07—),男,镇海人。多年从事地、市工会工作。1988年退休后从事适老新项目——门球运动的引进和推广工作。

市总工会工作期间致力于推行工矿企业和学校的工间操、广播操,参与发动、领导和操办了第一至五届和第七届市工人运动会。20世纪50年代末,参与组织在源康布店、纺织品公司试点推行“开门操”,到1962发展为“东门一条街开门操”和“东门一条街运动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和《工人日报》社记者专程采访撰文介绍。组织并实施了“宁波—北京”和“奔向月球”等职工长跑活动,推动职工健身锻炼。60年代初期,以企业为依托,灵活组建职工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运动队,多次代表市参加各级比赛和交流活动。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兼任市、地体委委员。1980年任市足球协会副主席,并历任三届市老体协副主席。1992年组织发动和筹建海曙区门球协会并连任两届主席。先后组织两届“宁钟杯”、三届“煤气杯”门球邀请赛,1994年起创设区门球等级赛和锦标赛两项常规竞赛制度,年年不辍、沿袭至今。1995年11月宁波市门球协会成立至2005年连任四届副主席。五次获区市社团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省第三届工人运动会优秀工作者称号。2000年4月获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中国门球协会授予的优秀工作者(优秀教练员)称号,6月获全国体育大会优秀工作者称号。

张亦峰(1929—),男,宁波市人。20世纪50—70年代宁波乒乓球总教练,主要学生有乒乓国手冯梦娅(江北人),曾获全国少年乒赛冠军、从八一队进入国家队、现任教宁波运动学校的孙惠芬,现任运动学校乒乓球高级教练的罗炳荣,曾参加全国高校乒赛、后任市体委处长的直拍快攻手王凯民等。退休后曾在市摩托车协会工作一段时间,是宁波乒乓球界的元老。2009年5月因昏迷入院住治,至2010年10月仍为植物人。

黄毅(1931—),男,辽宁省沈阳市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涉外特级教练员。1986年从东航机关离休后入居市民政局高塘军队干部休养所。1986年至2005年担任宁波市武术协会太极拳、剑教练员20年,每天清晨在海曙公园等处义务教授太极拳、剑、广播操、健美操、大秧歌、舞蹈、太极柔力球等多种健身技能,受教者不下两千。1997年被聘为西门街道业余文体团队队长,多次自费赴外地学习新的健身项目回甬传授推广。2003年创编太极柔力球自编套路,训练西门街道中老年柔力球队在市赛、省赛和全国赛上连夺3枚金牌。2008年8月被省武术协会批准为涉外特级教练员,12月,成为宁波市唯一由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张文卿(1932—),男,浙江天台栖霞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爱好文体活动。1988年退休后被原县学街道聘任为老年体育专职干部。1990年县学街道老体协分会被评为全国老体协工作先进集体。1993年负责筹建区拳操辅导总站并任总站站长。10年间,开办培训班,引进和推广时尚健身项目;组建街道分站和扩展辅导网点,就近带动中老年人学练各类拳、操、剑、舞。多次被评为区、市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被省老体协授予“1997—2001年度省老年体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拳操辅导总站亦于1995年、199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钱迪立(1933—),男,海曙人。195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体育系。后分配到烟台某学校工作。1954年被评为烟台地区优秀教师。兼任烟台大学舢板运动队教练期间,运动员王延础在1959年山东省舢板荡桨比赛中获男子1000米第一名,其成绩达运动健将标准。

1962年调宁波效实中学任教。1964年起负责训练校乒乓球队,多次获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学生篑剑波、谢如峰、宋维伟、陈衡、冯盈盈、毛美玲、王敏珠曾多次获市中学生乒乓球赛单打第一名。1971年至1975年任校男女篮球队教练,参加历年市中学生比赛,男篮女篮均获五连冠。1972年负责训练市女子篮球队参加省工人篮球赛获亚军。1973年训练校男篮参加省中学生篮球赛获季军。

1974年任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兼任市体育教研组大组长。1980年任市篮球运动协会副主席,被批准为篮球国家一级裁判员。自1972年起多次担任市、省和全国篮球比赛裁判工作。

1973年,受市教育局委托,学校承办市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班,负责讲授体育课理论和篮球课。1981年至1983年,连续3年受省教育厅委托在宁波举办暑期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班,负责讲授篮球课。

1975年参加省编中小学体育试用课本(教师用书)篮球教材编写工作。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起任市教育系统高级职称评委。1991年任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委。先后撰写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体育改革显见成效》一文获一等奖。曾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

林千秋(1932—),男,浙江宁海人。1981年就读辽宁财政学院毕业,后任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任全国和省市金融学会、投资学会等理事、副会长等职。1994年8月退休后,于1997年参加门球运动。2001年12月入选区门球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并任主席,迄今已连任三届。任期内建立协会八项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门球赛制,多次举行门球单打赛、双打赛和擂台赛等,抓紧等级教练和等级裁判的培训提高。在30余支门球队中建有一支比较完善的教练和裁判队伍。

协会于2002—2003年被评为市群体先进单位,2001—2008年被市门球协会三次评为先进协会。期间,曾四次被市老体协和市门球协会评为先进个人。

肖寿发(1933—),男,江苏无锡人。1951年进上海协勤笔尖工业合作社工作,业余爱好羽毛球运动。1957年调宁波制笔厂(无线电三厂)工作。1971年任宁波市体委副主任,1982年回市无线电三厂(市航仪厂)工作至1988年退休。曾任市羽毛球协会副主席。1999年负责筹建区羽毛球协会并任副主席,先后租借宁波师范学校训练房、南苑小学训练房成立羽毛球俱乐部,开展有偿体育休闲服务,5年多来接纳羽毛球休闲5万余人次。曾先后在泗洲路小学、江北中心小学、棋杆巷小学、翠柏小学、书院巷小学、新芝小学、庄家巷小学、高塘小学、南苑小学等学校帮助组建学生羽毛球队并开展业余训练。1997年至2005年每年发动中老年羽毛球爱好者自费或准自费赴全国各地和马来西亚参加历届全国老年羽毛球赛和全球“华人杯”羽毛球邀请赛。2002年5月参加杭州“广通杯”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先后获得7金7银8铜。曾于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裁判员。

孙维仁(1936—),男,原慈溪县慈城人(今属江北)。1964年在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任篮球教练员。80年代初期获中级(省级)篮球教练员职称。所带训的篮球队于1983年获全省五项球类比赛女子组冠军。主要启蒙培养的运动员有入选国家女篮队队员马澄清,省女队戴亚菊、周菁蕙、俞燕芬,南京部队体工队的陆继友、宋仁冲,省男队的董勇军,送入北京体院的周铁民、何方等。50年代任市篮球协会副主席、教练委员会主任,并任省篮球协会委员。

李纪浩(1938—),男,浙江海宁人。中学高级教师、足球国家一级裁判员。1958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9月分配至宁波师范学院工作。翌年9月在宁波第五中学任教,带训校足球队、校乒乓球队在市中学生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和男女单打冠军,学生王国华入选省队,后赴科威特任乒乓球教练,回国后任省少体校校长。

1961年9月调海曙初中(先后易名为东方红中学、第十五中学)任教,训练田径和排球两个传统项目,并组建由寺后小学、布政小学、朗官小学、西郊小学等学校加盟的业余训练网,开展中小学衔接的体育苗子培养。带训的校男子排球队数胜市少体校队;带训的校田径队在市中学生比赛中保持总分前三名,学生范九峰在市运动会上男子100米以11秒2的成绩获金牌,1956年夏参加哈尔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学生陈伟强1977年参加烟台全国少年田径分区赛男子100米、200米获银牌后入选省少体校、入读北京体育学院,1981年参加沈阳全国首届体院田径赛男子100米、200米两枚银牌,现任清华大学体育部长兼全国田径协会秘书长。学生陈彩珍、奚萍、奚飞、吕湧芬、徐荷英入选省田径队,陈佩君入选省少体校。

1976年至1982年任教于第十三中学。1983年起调宁波中学任体育组长,至1998年退休后返聘于兴宁中学任教。1983年至1986年致力于市少体校宁波中学足球训练点训练。1995年起致力于由市体委、教委、市网球协会联办的宁波中学网球训练点训练。1998年校女子网球队入选市队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网球比赛,学生吴静静、卢鹰、贺蓉蓉3人获团体第二名,单打第一、二、三名,双打第一、二名。吴静静后被保送入读浙江大学,于2004年8月参加成都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获单打冠军,2005年参加长沙全国网球杯赛获女单冠军。

1987年后被评为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省体育教育先进工作者。

俞康雄(1939—),男,勤州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体育学院体育科,同年9月分配至效实中学任教,后任体育教研组组长,兼任市体育教研大组长、市中小学体育协会常委,曾任市第十届政协委员、特邀委员。1999年退休后返聘于市二轻技校从事体育教学。

1974年所带校女子排球队获市、省中学生女子排球赛第一名。同年代表省中学生女子排球队参加在湖南常德举行的全国分区赛获第三名。所带校田径队多次获市中学生比赛团体第一名。

1982年6月被批准为排球国家一级裁判员。8次参加全国排球赛担任教练员、裁判员和副裁判长,8次参加省赛(含田径赛)担任裁判员或裁判长工作。5次担任省体育术科考试宁波师范学院考点考评员。

1988年结合教育实践撰写的《对待纪律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和1996年撰写的《浅谈中学后进生的转化》均获市中小学体育论文二等奖。1978年被评为市业余训练优秀工作者。1984、1988年两次获省体育教学优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市首届“红烛奖”。1994年获“省30年教龄优秀体、音、美教师”称号。1997年获市优秀体育教师称号。

陈玉峰(1940—),男,海曙人。高中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60年毕业于宁波第二中学,翌年8月分配至仓桥小学任体育教师,业余组织田径训练。在第七届市运动会上,学生马素萍获女丙组跳马第二名,严亚丽、李竞波、李寒、应小雁、何士东、吕萝金、陈静静、褚胜波各获1枚金牌。1988年8月调镇明中心小学,负责校田径队课余训练,历任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学区体育教研大组长,至2000年退休。带训的校田径队在1992年获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大校组(18班以上)男女团体第一名。此后校田径团体总分连续8届次获第一名。学生屠芳芳1992年第十二届市运动会获中长跑全能金牌、1994年获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400米、800米金牌,1996年在省田径运动会上获400米铜牌后入选省体工队。学生陈坚1997年入选省体工队后参加日本国际少年田径赛。学生盛文1999年在第三届省级重点中学运动会上女子铅球获金牌后入选省体工队。1998年4月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

徐恩钻(1942—),女,宁波奉化人,小学高级教师。1961年在原寺后巷小学任体育教师,组织校田径队、排球队坚持全年业余训练,在所属西郊学区和海曙学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多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79年学校并入布政巷小学,继续任教。1986年调苍水街小学任教至1997年6月退休。

其间长年在市体育场组织校田径队的晨训和假日训练,先后多次在孝闻学区、海曙学区和海曙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校团体总分第一名。所带排球队曾代表市参加省小学生排球邀请赛获优胜。

启蒙训练的学生有陈伟强、徐荷英、桂世昌、林平、孟林伟、奚飞、毛海虹、徐津梅、朱赛尔、张健、顾敏敏、陈效、周怡、汪洁、励鑫等。

曾7次获得省、市级体育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体育教育优秀工作者、“王宽诚育才奖”一等奖和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1992年9月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奖。1994年10月获“浙江省从教30年优秀体育教师”称号。

蔡天彪(1942—),男,宁波市人。1954年师从浙东名师陈志远先生学练太极拳、剑和太极推手等。现任宁波市武术协会主席、宁波市太极馆馆长。

1957年任市武术协会教练。1983年任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兼教练委员会主任。1987年任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93年任市武协主席。2000年任省武协副主席。2003年市太极馆开办时兼任馆长。

1984—1988年连续5年在省散手推手比赛中担任副总裁判长兼太极推手裁判长。1985—2001年连续5年担任宁波市运动会比赛总裁判长。200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批准为中国武术七段,2008年晋升为中国武术八段。

自1957年起担任教练迄今51年来辅导数万人学习太极拳和剑各式套路。2004年自编六式太极拳在省首届高级涉外教练培训班上进行授教推广,使该套路在省国际武术比赛中被列入比赛项目,近几年来多次成功策划、组织了全市性群众健身活动,如市千人太极拳、剑和六式太极拳大型表演和2008年5月的市迎奥运万人六式太极拳表演等。

1984、1985年应邀任省散手、推手队教练,参加全国散手推手对抗赛获4金。

1996年起连续担任市武术队领队兼总教练,参加历届全国太极拳锦标赛获11金、15银、18铜。2004年5月组团参加厦门全国武术锦标赛与专业队同场竞技获2金、4银、3铜,并获太极拳团体总分第二名。

1997年3月、2000年6月和2007年6月先后应邀赴日本长冈京市、上田市访问交流讲学,受两地市长接见。2001年应邀率市太极拳代表团赴美参加世界武术锦标赛获15金、5银、1铜,赛后应邀到纽约、华盛顿、旧金山交流访问。2006年率团参加法国鲁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被评为最佳武术团队。

李崇浩(1950—),男,海曙人,小学高级教师。1966年毕业于宁波青年中学,1966年10月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10月调兵团子弟学校任教。1981年回甬任咸塘街小学体育教师,组织校田径队和射击队开展业余训练。1983年至1986年连续4次获省小学生射击分区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带训的田径队1988年获区赛中校组团体总分第一名。1986年、1988年两次被评为市体育业余训练先进个人,并获市教委“王宽诚育才奖”三等奖。1989年调广济中心小学任体育组长兼学区体育教研大组长,获区政府颁发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证书。翌年获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报晖奖励基金会”第三届优秀教师奖和市体育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带训学生吴洋、李晶晶、卢鹏程、忻韬、袁孔植、方亮、崔天一、娄小东、马超英、曹歆、赵宁、朱惜斐等曾获市赛第一名、省赛前三名并破4项市记录,带训的广济中心小学田径队在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两届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94年调区教研室任体育教研员并兼管区体育竞训工作。1999年获“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