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内历批命名的市级和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名录

域内历批命名的市级和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名录

70年代域内市级4所:灵桥路小学(羽毛球),市第八中学(羽毛球),市第十一中学(羽毛球),市第九中学(女排)。

1984年9月命名区级10所:海曙中心小学(女篮、田径、足球),布政巷小学(排球、田径),苍水街小学(足球),解放北路小学(足球),广济中心小学(女排),十字井小学(男女排),大梁街小学(男篮),棋杆巷小学(羽毛球),镇明中心小学(男篮、田径、游泳),仓基街小学(足球)。

1985年9月命名区级5所:十字井小学(排球),咸塘小学(射击),布政巷小学(乒乓球、田径),广济中心小学(女排),仓基街小学(足球)。

同年获省级2所:镇明中心小学(田径、游泳),海曙中心小学(女篮)。

1987年获市级命名2所:仓基街小学(足球),广济中心小学(田径)。

1988年12月命名区级7所:市第二中学(田径),市第十六中学(乒乓球、射击),苍水街小学(田径),书院巷小学(田径、乒乓球),市实验小学(乒乓球),咸塘小学(田径、射击),海曙中心小学(篮球)。

同年获市级1所:市第一中学(田径)。

1993年2月命名区级3所:偃月街小学(田径)、新芝小学(篮球)、高塘小学(羽毛球)。

1994年命名区级6所:苍水街小学、偃月街小学、咸塘小学(以上为田径),书院巷小学、高塘小学(以上为羽毛球),新芝小学(篮球)。

同年获市级3所:广济中心小学(田径),布政巷小学(乒乓球),翰香小学(足球)。

获省级1所:镇明中心小学(游泳)。

1995年9月确认区级3所:庄家巷小学(排球),十字井小学(田径),尹江岸小学(排球)。

1998年10月获市级5所:宁波中学、市第二中学、李兴贵中学、偃月街小学(以上为田径),翰香小学(足球)。

1998—2000年度确认市级4所:翰香小学(足球),偃月街小学(田径),李兴贵中学(田径),市实验小学(田径)。

2001—2002年度确认市级7所:翰香小学(足球),孙文英小学(乒乓球),偃月街小学(田径),海曙中心小学(棋类),李兴贵中学(田径),市第二中学(田径),宁波中学(田径)。

2003—2004年度确认市级9所:翰香小学(足球),偃月街小学(网球),海曙中心小学(棋类),孝闻街小学(羽毛球),高塘小学(国际象棋),范桂馥小学(足球),李兴贵中学(田径),翠柏小学(排球),东恩中学(足球)。

2004年1月新增区级1所:南苑小学(羽毛球)。

2003—2006年度域内获市级11所:翰香小学(足球),偃月街小学(网球),海曙中心小学(棋类),孝闻街小学(羽毛球),高塘小学(国际象棋),范桂馥小学(足球),孙文英小学(乒乓球),李兴贵中学(田径),东恩中学(足球),效实中学(健美操),联丰中学(篮球)。

2006年1月确认区级13所:海曙中心小学(跆拳道),新芝小学(游泳),高塘小学(羽毛球),孝闻街小学(武术),镇明中心小学(羽毛球、篮球),解放南路小学(排球),尹江岸小学(排球),南苑小学(羽毛球),段塘学校(摔跤),区实验小学(羽毛球、游泳),新星小学(女子足球),信谊小学(羽毛球),翠柏小学(羽毛球)。

2007—2008年度确认为市级训练点4所:镇明中心小学(游泳),广济中心小学(田径),区实验小学(游泳),爱菊艺校(艺术体操,2007新增)。

2007—2008年度域内确认为市级传校12所:翰香小学(足球),偃月街小学(短网),海曙中心小学(围棋),孝闻街小学(羽毛球、武术),高塘小学(羽毛球、国际象棋),范桂馥小学(男足),孙文英小学(乒球),李兴贵中学(田径),翠柏中学(排球),东恩中学(田径、足球),效实中学(健美操),联丰中学(篮球)。

2007年3月新增区级4所:华天小学(跆拳道),中原小学(排球),东方小学(排球),市第十五中学(篮球)。

2007—2008年度确认区级15所:镇明中心小学(羽毛球、篮球),解放南路小学(排球),尹江岸小学(排球),南苑小学(羽毛球),段塘学校(摔跤),信谊小学(乒球),海曙中心小学(跆拳道),高塘学校(羽毛球),新芝小学(游泳、羽毛球),孝闻街小学(武术),区实验小学(羽毛球),华天小学(跆拳道),中原小学(排球),东方小学(排球),市第十五中学(篮球)。

2009—2010年度市级训练点区实验学校(游泳),镇明中心小学(游泳),广济中心小学(田径),爱菊艺校(艺术体操)。11月确认区级传校18所:市第十五中学(男篮),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女篮),东方小学(排球),区实验小学(羽毛球),段塘学校(摔跤),镇明中心小学(羽毛球),尹江岸小学(排球),南苑小学(羽毛球),解放南路小学(散打),海曙中心小学(乒乓球),孝闻街小学(武术),新芝小学(羽毛球),高塘小学(羽毛球),华天小学(跆拳道),中原小学(排球),信谊小学(乒乓球),广济中心小学(短式网球)。

1984年起区教育、体育两部门联合评定和批准区级传校11批次,1997年起区教、体联合对传校分批分期进行检查验收。至2008年域内有区级体育传校15所,市级训练点4所,市级传校12所。项目有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网球、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射击、跆拳道、摔跤、健美操。其中田径、游泳、棋类、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的各传校布局及介绍详见本篇第四章,其余项目传校布局如下表:

表3-3-1 其他项目传校一览表

续表

注:以上表中未注级别者均为区级;“市点”为市级训练点。

自1995年始,区教、体联合在每学年第一个学期结束前夕(翌年1月)召开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会议,各传校回顾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通报表彰在各级竞赛中作出贡献的传校。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竞争发展和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进一步强化,使青少年课余训练成绩卓著。1991年有区级传校12所,其中田径、游泳6所,乒乓球3所。是年区组队参加市“振兴杯”小学生田径比赛,4队破7项市纪录,4人破3项区纪录,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体育苗子30名。1995年、1998年、1999年由镇小和新芝游泳队员为主组成区队参加市小学生游泳比赛,3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多枚个人金牌。

1998—2003年,各传校向市运动学校、省体校和体工队输送体育苗子177名。

1983—1998年,体育教师周孝贞、张自康、陈玉峰3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传校先进工作者。镇明中心小学于1986年被国家体委、教委评为全国体育(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并获奖金4000元,1988年度被评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