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属学校体育设施

第一节 区属学校体育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体育设施随学校的新建、撤并而有所改善。1984年秋起区属5个学区共有40所小学。1988—1998年10年间区文教局实施“合并学校、扩大规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措施,先后撤并13所小学,办学规模扩大,学校体育场地略有增加,但总体状况未能改观。1995年市教委作出小学“新校建设须配有60米直道和200米环道”小型运动场的规定时,域内小学包括新建的住宅小区配套学校无一所达标。此后随着旧城改造加速和教育经费增幅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加快,至2003年年底,区属学校有体育设施44处,其中小运动场(操场)21片,乒乓球、羽毛球等小型训练房12座,游泳池2个,篮球场5片,场地面积共52232平方米,时全区有25所学校18848名在校生,每个学生平均体育活动场地2.77平方米。

至2006年,海曙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世纪苑校区、镇明中心小学南都实验校区、区实验学校等配套场地陆续建成,新增面积36530平方米,比2003年增加近7成。径赛场地和篮球场质量亦有明显改善,原区属中小学计24片小运动场和体育场,有14片改造为全场塑胶或塑胶跑道,以片计的塑化率为58%。

表2-5-1 1996—2005年区属学校体育场所一览表

续表

续表

上表以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为基准增减至2005年。2008年西郊中心学校、泽民小学、广济中心小学世纪苑校区、区实验学校、海曙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南都实验校区等学校达到1995年市教委关于城区新建学校应有“60米直道、200米环道及以上”体育场地的规定,占小学校总数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