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拆除和城门遗址
2025年09月10日
城垣拆除和城门遗址
杭城十门,最先拆除的是清泰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杭甬铁路设车站(即今城站)于清泰门内,铁路自城外贯城而入,拆去清泰门城墙数十丈。民国二年(1913)杭州相继拆除城墙,继拆除杭城西北隅的满城(即旗下营)之后,接着拆除清波、涌金、钱塘三门间的城墙,以原城墙砖石建湖滨路、南山路,辟湖滨公园,从此西湖和城区连成一片。随后又拆除凤山、武林、望江、艮山、候潮五门。新中国成立后,尚剩的庆春门,以及残余的东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于50年代后期拓建环城东路、环城北路和延伸环城西路时拆除,现仅留下凤山水门一座。杭城十座旧城门坐落的位置与今址对应如下:
钱塘门 今湖滨路与环城西路相接处;
涌金门 今南山路与涌金路交叉处;
清波门 今南山路与清波路、河坊街、孝子坊、勾山里相交一带;
武林门 今武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北侧;
艮山门 今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交叉处;
庆春门 今环城东路与庆春路交叉处;
清泰门 今环城东路与清泰路交叉东侧;
望江门 今望江路与江城路交叉东侧;
候潮门 今候潮路与江城路相交处;
凤山门 今中山南路、凤山路相接处。

[1] 张士诚(1321—1367),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大丰)人,元末江浙农民起义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