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玉铺琼话断桥

砌玉铺琼话断桥

断桥,位于西湖白堤的东端、外西湖与北里湖的分水点上。断桥这个地名,始于唐代,大概是因为从孤山来的白沙堤至此而断故名。唐代诗人张祜的“断桥荒藓涩”这一名句,就是描写这个地方。宋时,断桥又称宝祐桥。元代时,称段家桥。诗人钱惟善有“阿姨近住段家桥”之句,张仲举也有“段桥春水绿初柔”的诗句。元代以后,也有人呼断桥为短桥的,乃是根据吴礼之的《霜天晓角》词“荡漾香魂何处?长桥月,短桥月”而来。因为西湖南面有长桥,于是就把西湖北面的断桥称为短桥,使其对称。这往往是文人好事所造成。

断桥之所以闻名遐迩,还因为我国有名的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断桥相会》这出传统折子戏,就是描写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它深受群众的喜爱。断桥因此增添了浪漫色彩,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能替代断桥固有的景点。现在的断桥是一座独孔拱形桥,两岸的青石栏杆是1914年改建的。过去的断桥十分简陋,桥身苔藓斑斑,桥上铺石级,装有木栅门,晨启暮闭。断桥自宋代以来,就是赏雪最佳处。每当瑞雪初霁,伫立桥上,纵目眺望,远山近堤,银装素裹。葛岭一带,楼台高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若坐在云水光中水榭里看断桥雪景,则环影倒浸,带以残雪,更是独特风姿。难怪明代《西子湖拾翠余谈》[1]一书中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在诗人的笔下,冬天是属于断桥的,白雪是属于断桥的。西湖十景的冬景断桥残雪,就是这样派生的。康熙皇帝南巡时,御书“断桥残雪”。现在断桥的东北侧建有朱栏青瓦的断桥残雪碑亭。

0167-01

[1] 明·汪珂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