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河与桥

茅山河与桥

茅山河,宋代时位于东河、中河之间。其时,东河尚在城外,故茅山河与盐桥河(即中河)为城中主要河道。据《淳祐临安志》卷十载:茅山河,东自保安水门向西过榷货务桥转北,过茅山井、蒲桥至梅家桥曰茅山河。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曾组织厢军千余人,大浚茅山河,使河水深达八尺,从而使舟船畅通。南宋在杭定都,因宋高宗扩建德寿宫,填塞了该河的南段,接着高宗御医王继先又在蒲桥兴建快乐仙宫,又填塞中段,仅留下北面东桥至梅家桥的一段去水沟。民国时期,填塞了最后一段。其河上的桥亦早圮,今存的地名有诸家(今名车驾桥)、保安、过军等桥,均坐落在上城区紫阳街道辖境。其北面则有蒲桥、东桥、梅家桥,坐落在下城区长庆街道范围。河的故道自北而南是西健康路、柳营巷、五老巷、吴牙巷口、薛衙前、民生路、林木梳巷、太平巷(今佑圣观路西),过宗阳宫、牛羊司弄、过军桥至嵇接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