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桥

小河与桥

小河是杭城纵贯南北的五大河流之一。南宋时为御街东侧,故称市河。据南宋《梦粱录》卷十二载:市河,俗呼小河,东自清冷桥西……合天水院桥转北,过便桥出余杭水门。又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测绘的浙江省城图载:小河,南自盐桥运河新宫桥分支折西经钟公桥北上先后汇众安桥河、龙兴河后北上至天水桥折西经北仓桥、洗马桥与浣纱河汇合,经武林水门注入京杭运河。此河原不通舟。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杭州,填河废桥。抗日战争胜利后,此河已成为杭城一条街巷,其中南段定名光复路。而小河自南至北、横跨其上的诸桥则以地名沿存下来。

钟公桥:在新宫桥西。新宫又名宗阳宫,此桥故又名宗宫桥。

上柳翠桥:桥东北堍为五代吴越国抱剑营故址,南宋时有名妓柳翠居此。此桥为柳翠所建,柳翠井巷乃其故居。

清泠桥:南对打铜巷,北对柳翠井巷。

熙春桥:在清泠桥西,今为熙春弄。

金波桥:小河之水自熙春桥西折而北,旧有金波禅院,故名。清末,桥堍有文龙酒店所制作的酱鸭远近驰名,为杭城名菜之一。今易名金波桥弄。

柳翠桥:东通柳翠井巷,故名。今为柳翠井弄。

保佑桥:西通保佑坊,故名。今为保佑桥东弄。

平津桥:俗称猫儿桥,北宋苏东坡奏议已有猫儿桥之名。今为平津桥东弄。

方便桥:旧名平安桥。今为方便桥弄。

新水漾桥:民国时建马路,由荐桥直达三元坊,今清泰街通过。

水漾桥:在新水漾桥之北,宋时地名水巷,桥名永清,后以巷为名,巷讹为漾。今为老水漾桥弄。

日新桥:宋时有日新酒楼,故名。今为日新桥弄。

炭桥:五代吴越时,桥之东有城门,称炭桥新门,故名,亦称润芳桥,南宋有著名的药市。民国时筑马路,今解放路在此通过。

李博士桥:宋嘉定年间,武学博士李性传居此,故名。今为湖滨街道一地名。

棚桥:宋时有棚心寺而故名,旧为行刑之地,又有阴山道、鬼门关之称。今为棚桥弄,20世纪90年代初平海路向东延伸,路、弄毗连一起。

千胜桥:宋代时名新桥,因桥东有千胜庙,故名。

和合桥:在众安桥东北,宋代时名清宁桥,有春风酒楼,卖鹅、鸭者多集于此,俗称鹅鸭桥,和合,地方方言鹅鸭之讹音。民国时筑庆春街。

北桥:宋时此地属安国坊,故名安国桥。仙林桥直街通此。

有玉桥:宋代时名称军头司木桥,其东为军督司巷二圣庙。

清远桥:西来的浣纱支流龙兴河之水汇入小河,今拓宽的凤起路在此通过。

仓桥:东对盐桥运河的平安桥,宋时有丰储仓设此,故名。因重名,故杭州人称下仓桥。今屏风街通过。

天水桥:小河之水由此折西,宋代就有此桥。元代为避赵氏之嫌,更名岁寒桥。明代复名天水。桥址为今中山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处,自天水桥至武林水门一段河道,民国十八年(1929)建为江墅路,抗日战争胜利后并入体育场路。

北仓桥:位于天水桥之西,宋代时名称百万仓桥,后又称破仓桥,因破字不雅,更名北仓桥。桥的北堍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还系菜地,今辟为武林广场。

永兴桥:小河故道由此折北经洗马桥,与清湖河相汇合后注入京杭运河,旧址今为民航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