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景观甲孤山
西泠景观甲孤山
西泠印社是杭州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其茂林修竹、亭台泉石、清幽环境、佳丽风景,是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印社占地约三十亩,园林建筑布局紧凑,大小十余座亭台依山傍势,构成一个高低参差、疏密有致的整体。进入月洞门,是一座莲花池塘。西边古朴小筑,名竹阁,为唐代中期白居易任官杭州时所筑。他曾留下《宿竹阁》的诗篇:“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竹阁对侧的柏堂四角飞檐,据记载是北宋时期一个名叫叶志铨的和尚所建。相传,南北朝的陈代时,有人在此地植柏树两株。宋时,一株枯萎,质如金石,叩之有声,志铨和尚就建堂于其旁,名曰柏堂。著名诗人苏东坡曾写有:忽惊华构依岩出,乞有嘉名到处传。此诗由宋孝宗亲书,并刻石立碑。今柏堂展出的书画和金石篆刻,可供游人选购。从柏堂之侧的通道拾阶而上,穿过一段亭廊,便是宝印山房,现为接待外宾、进行书画篆刻文化交流的场所。山房西端是仰贤亭,亭壁间嵌有丁敬、郑板桥、赵之谦等著名印人的摹刻画像。与仰贤亭毗邻的是山川雨露图书室,内供应西泠印社著名的印泥、印章、碑帖和笔墨砚等文房用具。图书室后面是印泉。泉壁上印泉两字为日本印人长尾甲所题。这是中日文人友谊交往的见证。印泉之上有凉堂,堂壁一隅嵌有宋代民族英雄岳飞草书《洗马赋》碑刻九块,字体若聚马旋风,为世上所罕见。凉堂之上便是山巅,园地豁然开朗。这里是西泠印社园林最精湛的地方。南面是建于宋朝的四照阁,亭阁四面临空。在此凭窗观景,湖山胜景好像一幅山水画卷展现眼前。其中有两副楹联,其一为“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其二为“含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萃东浙西浙人文秀气,独有千秋”,既点出了这里的特色,又写出了此地的意境。四照阁北面是人工开凿的小龙泓洞,洞壁中有吴昌硕遗像。龙泓洞前还凿石聚水为池,池旁有皖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邓石如立像。洞顶偏北最高处是题襟馆,馆内的石壁上嵌有丁敬著的《研林诗墨》三卷的真迹刻石共三十方。题襟馆檐廊的东墙上所嵌的石碑上刻有吴昌硕的看天画像,是名画家任伯年所绘,线条粗壮有力,揭示出人物的特定个性和精神气质。与题襟馆东西呼应的是华严经塔,塔用白石砌造,实心,八面,高十一级,每一层雕造飞檐,檐角悬挂铃铎,微风过处,泠泠成韵,点缀在西泠园林之中,使建筑群的节奏更有生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