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的今昔
曲院风荷的今昔
曲院风荷,西湖十景之一,也是十景中的“夏景”“风景”“午景”。位于西湖西北隅,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遥相望。曲院,原系南宋设在行春桥(即洪春桥)造宫酒的作坊。位置约在金沙涧汇入西湖处。南宋《咸淳临安志》载:“金沙涧到行春桥折入步司前军寨门,由麯院流入西湖。”明《西湖游览志》载:“麯院,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麴,以酿宫酒,其地多荷花,世称‘麯院荷风’是也。”南宋画院题景目称曲院荷风,宋亡后,曲院荒废,景亦不存。《西湖志》载:“国朝康熙三十八年,构于跨虹桥北,引流叠石为盘曲之势。圣祖皇帝亲洒宸翰,改‘麯院’为‘曲院’,‘荷风’为‘风荷’。恭制匾额,东建敞堂三楹,又东建‘迎熏阁’绮窗洞达,四面皆可登眺……花时香风徐来,水波不兴,绿盖红衣,照灼云日。”清咸丰末年(1861)清楼阁焚毁。1950年前,景点仅存一亭一碑,一墙及地半亩和少许荷花,“曲院风荷”也徒有其名。
1980年开始,东起苏堤的跨虹桥、东浦桥,西至西山路(今杨公堤),北起北山路岳坟街,南至卧龙桥、郭庄,开始重建一个全新的曲院风荷公园,1980年按照新修的总体规划,调整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5个景区。
岳湖景区是全园的起景,包括岳庙前的广场,曲院风荷碑亭旧址。岳湖中广种荷花。竹素园以翠竹为主景陈列各种盘景,是赏竹、观画、吟诗,观赏盆景的场所,风荷景区是全园的主景区,占地108亩,以水为主体,修砌成61座自然荷花种植池台,以控制荷花生长范围,防止品种混杂,种有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42种名贵的荷花品种和6个睡莲品种。园内的6座小桥,或近水,或贴水,或依水,人行其中,宛若信步于荷莲丛中。沿池水边,建有“迎薰阁”、“红绡绿盖廊”、“波香亭”、“风徽亭”和湛碧楼茶室等,其中迎薰阁是极佳的观赏荷花之处,登阁眺望,近景是荷花千层翠盖;中景是碧莲洲如浮在湖面上的盆景,整个湖面,盘旋曲折;远景是水杉林,似一道绿色屏风,衬托红绡翠盖廊,微风漫溢,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曲院景区,新建成风荷御酒坊。御酒坊是南宋宫廷制酒作坊,隶属于户部,专酿宫酒,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内涵。景点通过场景复原、壁画、雕塑、微塑景观等手段,向游人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使自然景区充实一处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