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映日红

曲院风荷映日红

曲院风荷,西湖十景中的夏景、午景、风景。南宋时,称曲院荷风。原景点位于九里松。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载:九里松旁旧有曲院。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曲以酿宫酒,其地多荷花,世称曲院荷风。那时,曲院附近多荷塘,风景十分幽雅。夏时荷花盛开,微风徐来,荷香、酒香交织一起沁人心脾。宋代诗人王洧曾吟诗描绘曲院荷风胜景:“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南宋末年,曲坊荒芜,水塘也夷为平地,此景随之消失。

然而,夏天的西湖,毕竟是荷花世界,尤其是北里湖、小南湖、岳湖一带,都种植品种繁多的荷花。“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即荷花),开过尚盈盈。”苏东坡的一首《江城子》把西湖荷花说成是晚霞染红的。杨万里描写荷花还要夸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西湖荷花夸得和天上的丽日争相辉映。仲夏时节,漫步北里湖堤岸,伫立西泠桥头,就会闻到阵阵荷叶香气。难怪诗人刘忠甫大赞荷叶胜花香:“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晚凉。莫恨红葩犹未烂,叶香元自胜花香。”

将湮没的曲院荷风景点从九里松洪春桥迁到苏堤跨虹桥头,这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事。据传,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为了迎接圣驾南巡,特在岳湖引种清香婉丽的荷花,并在跨虹桥的北堍兴建了迎薰阁、望春楼等亭廊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玄烨巡幸到此,一见园内重廊复道,望湖中莲荷吐香,就改荷风为风荷,并亲笔题了“曲院风荷”,勒石刻碑立于现在的曲院风荷庭院里。碑的背面还刻有清代乾隆帝题的一首诗:“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处照波红。莫惊笔误传新谤,恶旨崇情大禹同。”在碑的左右,还刻有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时写的两首诗,由于年代久远,小字的笔迹比较模糊了。“十年浩劫”期间,西湖园林工人为了保护这块石碑不受破坏,曾将它埋在地下长达十年之久,后来重新挖起,加以整理,使这块御书真迹的石碑重新竖立在亭内,供游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