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陕西渭南人,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到杭州任刺史,历时三年。他在任期间,兴修水利。组织民工,修建湖堤,提高西湖水位,引湖水灌田,做到湖、河、田畅通无阻。以防田旱,他又将李泌在杭时开凿的六井重新浚治,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问题。他还政平讼简。据说,当时平民如有违法的,就叫他在西湖边的山上种几株树,算作惩罚;富民有犯法的,就叫他在西湖里开数亩葑田以赎罪过。所以其在杭三年,使西湖葑田尽拓,绿树成荫,为今日之西湖奠定了基础。
白居易在杭施以德政,业绩斐然。尤其是他写过许多吟咏西湖的诗篇,流传千古,为杭州人民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西湖风景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人文景观。他的诗平易通俗,传颂甚广。“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这首《春题湖上》诗,清新悦丽,几乎每一句都是一幅风景画。他的《夜归》诗:“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更是绘声绘色,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他还在孤山、天竺、灵隐等处留下了“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等诗句,它不仅使我们看到当时西湖上荷花满湖、寒梅怒放、西湖秀美的历史镜头,而且窥见了千年前唐代的社会面貌。当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经对白居易与西湖作过这样的评价:“西湖妙境天成,冠绝宇内,但自唐以前,未尝见诸题咏,知者甚鲜。长庆中,白居易守杭,酷爱湖山,眈眤云树,新词艳曲,叠出不穷……乐天在当时,诗名已震撼一世,西湖经其品题,声价自必十倍,西湖遂为世人所周知,杭州遂为四方文士胜流好游赏者所麇集。”在播扬西湖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