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三洞数黄龙

栖霞三洞数黄龙

沿北山路往西至岳王庙的西侧上山,称栖霞岭,古名履泰山。相传古时山上桃花灿烂,色如凝霞,故有栖霞之名。在栖霞岭上,有凉气袭人的紫云洞,有人工开凿的金鼓洞,而最有名的当数清幽著称的黄龙洞。

黄龙洞位于西湖栖霞岭北扫帚湾内。相传宋淳祐年间,江西黄龙山开山僧慧开来杭建寺修行,黄龙也随之飞来,故有此洞名。宋、元、明、清时,黄龙洞为佛教圣地,民国初改为道观。黄龙洞前为庭院,后有洞壑,融自然景与人工建筑为一体。假山全部用黄砂石依天然山势垫成。假山半腰是人工砌成的山洞,称黄龙古洞,内奉石刻黄龙祖师像。山顶有卧云洞,常有雾气弥漫,泉池旁立有一块玲珑山石,其下刻“有龙则灵”,其背面刻“水不在深”。贴泉池巉崖间,有龙口喷水,前面大门两旁的山墙,全部改成黄色龙墙。庭院内的头殿、大殿、侧殿,都修整一新,重修“鹤止亭”“香雪亭”,新建“翠云亭”“翠霭亭”,洞侧的山上,更是松篁交翠,别有天地。竹类品种繁多,有翠弦竹、凤尾竹、紫竹、斑竹、箬(ruò)竹、鸡毛竹,还单独辟方竹园,栽有成片的节上生刺的方竹,乃竹中珍品。与山泉从黄龙口泻入池内的碧波相映掩。1985年,定此地为西湖新十景“黄龙吐翠”。近年来,黄龙洞又辟为仿古园,重现南宋繁华街市一个侧面,设有古典乐队和戏台,并有越剧演出,实为观景、休闲、觅清凉的好去处。

0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