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五代移民

第九章 五代移民

《浙江通史》载:“进入公元9世纪以后,唐朝在政治腐败、藩镇割据中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在唐朝解体之际,钱镠在杭州拥兵自立,建立吴越国,其疆土包括现浙江省的全部及江苏的一部分地区。吴越国偏安东南一隅,钱镠实行‘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立足两浙,尊奉中原,远交近攻,加强防御;扩建杭州城,修筑捍海石塘,发展生产,保障国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陷入战争和动乱的年代,钱镠施行切合实际的国策,使吴越国避免了兵燹和动乱,农业、手工业继续发展,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成为当时中国罕见的一方乐土。”

吴越国为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其创建人钱镠为杭州人,曾以贩盐为生,后应募为兵,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剪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封其为越王。天复四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钱镠勤于政事,了解民间疾苦,如筑捍海塘等水利工程,就颇得民心。932年,钱镠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子元瓘嗣,勤政仍有其父之风。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宋。历时七十一年。这一时期,江南社会稳定而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又北方战乱频繁,故这一时期也是三北移民的一个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