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商巨子

四、工商巨子

1.郑景丰

郑景丰,龙山西门外郑家人,幼年在上海学酒业,稍长经商于盛泽镇。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所经营商店被毁,回到了宁波。看到信业有利可图,乃“幡然改图”,于1852年后,在甬创办“全盛源记信局”,获得部分资金,也积累了许多经营经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郑景丰又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地方盛泽镇,开设“全盛信局”。专递苏州、嘉兴来往信件,后被人扰,迁到上海。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定为“五口通商”的开放口岸之一,宁波商人在那里有数十万人之多,这给郑景丰开办信局带来有利的机遇,仍取名全盛,专邮杭嘉湖区域书信,得周莲台、周晋云、李济如、陈永铨、徐文季为之佑理,业务范围、经营渠道、逐渐扩充,事业不断兴旺。

郑景丰的全盛信局,实力雄厚、信誉昭著,是全国最早并且规模最大的民信局。当时在全国各地大小信局达到数千家,其营业范围除国内各都市、集镇、乡村外,且远及南洋诸岛,执其全国民信局之牛耳。《镇北龙山郑氏宗谱》载:“天下之人,无不知全盛,天下之人无不信全盛,全盛之名震天下。”全盛信局在中国邮驿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2.吴锦堂

吴锦堂(1855—1926),名作镆,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今观海卫镇东山头人),清末旅日巨商,日本关西财阀,曾位列日本富豪排行榜第13位和第68位。吴锦堂被日本学者认为是旅日华商中唯一一位转变为日本财阀者。

1885年东渡日本经商,又从日本输出火柴、水泥、棉纱至中国。善于经商,获得巨利。吴锦堂还投资火柴厂、水泥厂、针织厂等近代工业,成为大阪、神户地区著名实业家,是日本华侨的领袖之一。吴锦堂为同盟会募款资助孙中山,并把私宅供同盟会办公用。1912年加入国民党,先后捐款支持沪军政府、宁波军政府及红十字会。从1912年起,一直担任中华会馆理事长。他关心祖国,救济直隶、东三省、云南、淮徐、广东等地的灾荒;疏治家乡的杜湖、白洋湖。1905年创办的锦堂学校被誉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1926年吴锦堂在神户逝世,立下遗嘱,归葬本乡。

3.宓孝彰

宓孝彰,字见和,别号庄晓。(据其兄弟排名,长子章孝、次子章福)慈溪宓家埭人,清末旱烟巨头。清末至民国初期全国最大的旱烟店——宓大昌的老板。宓大昌烟店原名宓世昌烟庄,由浙江慈溪宓家埭人宓宝城于清嘉庆年间在杭州开设。烟庄创立之初,规模不大,仅有一间店面、十几名员工,专门经营旱烟丝。清同治八年(1869),宓世昌烟庄更名为宓大昌烟店。宓宝城去世后,店铺由其长子宓庄晓继承,宓庄晓对烟店进行了重大改革。清光绪年间,杭州的旱烟业竞争激烈,宓大昌不断扩大烟丝产量,工人也增加到400多人,成为从烟叶收购到加工、经销的大规模综合性工商企业,生意十分兴隆。当时,杭州名产“五杭”(即杭扇、杭剪、杭线、杭粉、杭烟)中“杭烟”的代表就是宓大昌旱烟。20世纪初期,卷烟业与烟丝业竞争激烈,宓大昌联合同行在上海设立旱烟总发行所,成为全国最大的烟丝店,工人多达五六百人,产品批发至江浙各地。

4.郑良裕

郑良裕,龙山西门外郑家人,清末航运巨头。据《镇北龙山郑氏宗谱》载:“福令公长子,谱名忠铻,原名良裕,字继昌,布政司理问衔,例授儒林郎,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他从小随父去上海。”据《中国通史》、《上海地方志》等史料记载:“郑良裕十七岁时(1883),在沪创办轧花厂,不久又创通裕铁厂,制造内河小火轮。1900年改名公茂船厂,并自设老公茂航运局,比虞洽卿等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的宁绍商轮公司要早七年。置有平安、新平安、宝华、新宝华、大华、平阳、康泰等轮船,经营内河、长江、沿海航线。1912年公茂船厂迁址浦东,1919年后,曾建造2000吨级远洋轮多艘,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民营船厂。”

5.虞洽卿

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浙江镇海龙山(今属慈溪)人,民国商帮领袖。早年到上海当学徒,1894年后任德商鲁麟洋行买办、华俄道胜银行买办。1903年独资开设通惠银号,发起组织四明银行。1905年上海发生大闹公审公堂案,与组织当局交涉获胜,遂名闻沪上。1908年创办宁绍轮船公司。1911年上海光复后任都督府顾问官、外交次长等职。1914年独创三北公司。五四运动期间上街劝说开市。1920年合伙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1923年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抗战时期坚持抗日爱国,日军占领租界后赴渝经营滇缅公路运输,支持抗战。1945年4月在重庆病逝。

6.沈星德

虞洽卿故居天叙堂。

沈星德(1881—1966),慈溪沈师桥明十房昭四房人,民国烟草巨头。10岁读私塾,15岁去镇海骆驼桥正裕烟号当学徒,23岁进上海带钧桥德丰烟号做财务,翌年进汉口路宝大烟号工作,后任该店经理。民国三年(1914)在三洋泾桥德泰烟号当经理。民国五年(1916)在文监师路德大生烟号当经理。民国十一年(1922)在兴业烟草公司任营业部长,同年任上海华成烟草公司董事。民国十三年(1924)与陈楚湘等人共同发起改组前华成烟草公司为中国华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沈星德任协理。翌年春,该公司卷烟畅销,营业额大幅度增长,在沈星德倡议下又开设了几家新厂。民国十四年(1925)五卅惨案发生后,华成烟草公司卷烟销量始终不减,公司生产的金鼠与美丽牌卷烟畅销市内外。

沈星德曾任中国火柴公司董事长、中国烟业银行常务监事、中国烟业公司董事长、天丰造纸厂总经理等,是民国时期上海滩著名的实业家、烟草巨头。

7.俞绣章

俞绣章(1882—1964),浙江慈溪鸣鹤场人,江南药王。1894年到杭州万承志堂药店当学徒,1900年担任副账房,1925年被提升为经理,1930年进杭州胡庆余堂任协理。1934年原经理杨春日来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而不得不辞职,俞绣章被股东会提升为经理。他在胡庆余堂担任经理期间,继承了创始人胡雪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等经营方针,在保持胡庆余堂名牌传统特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使企业重现兴旺景象,俞绣章也由此被称为“江南药王”。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9月,俞绣章带领胡庆余堂成为全市商业中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企业。鉴于他的突出贡献,时年75岁的他被政府任命为国营中药公司经理、胡庆余堂副经理及杭州市商业局副局长,还先后担任过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工商联副主任等职。

8.沈九成

沈九成(1884—1963),民国著名实业家,曾创办著名民族工业企业——三友实业社,并担任总经理。

沈九成又名沈嘉奎,慈溪沈师桥沈庙桥明三房人。原是境内高裕兴蜡烛店账房。民国元年(1912)和小业主陈万运、沈启涌合资600银元,租一间阁楼,雇六、七个工人,创办制造洋烛芯的工场,取名三友实业社。1915年3月,沈陈两人将资本增加到8400元,并改名为“三友实业社无限公司”。同年12月16日,“三友”改组为股份公司“三友实业社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3万元,成立董事会,沈九成为董事,兼总经理。民国二十二年(1933),沈九成因与常务董事意见不合辞职离去,开办生生牧场。

9.陈万运

陈万运(1885—1950),又名遇宏,今慈溪掌起镇东埠头人,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

民国元年(1912)他和同乡沈九成、沈启涌等三人,集资在上海市市北四川路横浜桥士庆路鼎兴里创办三友实业社。首创金星牌烛芯,以产品质优价廉取胜,打破了日商垄断。民国四年三友社增资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陈万运为振兴实业,进一步与日商竞争,就着手筹建引翔港三友总厂。民国六年总厂落成,翌年起又陆续增设嘉定、川沙等地共十七个织巾工场,以〇△为商标(三角表示三友合作、圆圈象征行销全球),生产三角牌毛巾、被单、印染色布透凉螺纹帐及浴衣等多种棉织品,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很快行销全国。由此,日商瑞和毛巾厂大量倾销我国的铁锚牌毛巾被迫停产。

民国十一年他又选址南京东路587号增设三友实业社总发行所。专销本社产品及经销国产针、棉织品。为发展业务,陈万运又登报招聘人才,择优重用30多名大学生主持各部工作。在经营上,他尊顾客为衣食父母,制订服务规范,并铸匾悬挂店堂。民国十七年又在杭州拱宸桥开设三友杭州分厂,生产“二·二”制服呢,“西湖毛巾”,印花被单、布匹,均获成功,饮誉各界。

10.沈士诚

沈士诚(1885—1952),又名永良,慈溪沈师桥人,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曾任华成烟草公司董事长。

民国六年(1917),由沈士诚、沈延康、虞成龙等5人投资4000元,在上海华成路紫微里4号,创办了中国烟草史上著名的华成烟草公司,华成烟草公司设厂生产月宫、旗童、鹦鹉、三旗、电车等牌号卷烟。沈士诚任华成烟草公司首任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民国十三年(1924)因公司经理与协理意见分歧,虞成龙、沈延康相继辞职。董事会决定招募原股东以外人士入股投资,另行组织新公司,资本为4万元,新老股东各为一半。同年4月,完成接盘手续,定名为中国华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沈士诚是大股东之一,任董事。

11.徐芝萱

徐芝萱(1895—1970),逍林镇逍路头村人,民国时期上海国药业巨头。因家贫,13岁进药店当学徒,21岁去上海,26岁挂牌行医,后成为上海医药界巨子。1915年,徐芝萱21岁,在上海某药店做职工,省吃俭用,积蓄微资,在威海卫路润德堂药店加入一股。1920年,在帕克路(今黄河路)租房两间,开设“徐重道国药号”,挂牌行医,坐堂开诊,附近富家之女佣乏钱进医院,常来看病买药。徐芝萱劝不少女佣将零钱存入店内,有病买药,无病取息。数年后,资金渐厚,又在成都路开设一家国药店,继而创设药材行一家、中药厂两家、国药号增至17家,成为上海医药界巨子。所设药店、制药厂、药材行、制胶厂、药酒加工厂,均称“徐重道”。“重道”二字,既是徐芝萱之名,又充分体现了他的经营理念。他把总店设于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中药店之一。

徐芝萱经营有方,以“诚心为病家服务,重道轻财,七折优待”及“为难民煎药送药”取信于顾客。抗日战争时期,承办上海玉佛寺、金司徒庙、浙江路等地十余处难民所,为几千难民煎配中药。新中国成立后,徐芝萱被选为上海市新城区(今黄浦区)人大代表。1956年,徐重道国药号实行公私合营。1970年3月23日徐芝萱病逝于上海,终年76岁。

12.阮维扬

阮维扬(1902—1989),慈溪观海卫福山阮家人,曾任香港商会副会长、宁绍同乡会主席。1902年生。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经济系。曾任上海嘉华实业公司总经理,主要经营罐头、印刷等业。著名经济学教授沈雨梧称其为“中国制罐工业首创者”。1930年移居香港,后任香港显利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经营各种机器,产品以销欧洲为主。抗战期间,曾任香港商会副会长、宁绍同乡会主席。1947年他创立苏浙同乡会,被推举为会长。1987年又担任香港宁波同乡会监事长。

13.茅理翔

茅理翔,中国著名企业家,1941年出生于今慈溪市长河镇。1961年,毕业于慈溪中学,随后因家贫辍学,在乡里部门担任了长达十年的会计和十年的供销员。1985年,白手起家创办慈溪无线电器材厂,并自任厂长兼总经理,长达十五年之久。其间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并大量出口,被外国商家称作“世界点火枪大王”。1985年至1987年,函授就读于北京大学,学习经济和企业管理。1992年,就读于美国犹他大学,研修企业管理等课程。曾多次赴美国、日本、西欧等地考察产业。1995年,创立方太集团,主要生产各种厨具、家居电器,走品牌化道路,成为中国著名厨具生产商。现任方太集团董事长。

茅理翔为知名本土管理研究者,著有多种书籍、论文。对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道路、模式和对家族式企业发展的探讨受到多方关注,受到《经理人》、《商界》、《销售与市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民营企业报》、《中国民营与科技》、《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刊登转载。著有《飞翔的轨迹》、《飞翔的管理》、《飞翔岁月》、《管理千千结》等书籍。

14.徐新桥

徐新桥,慈溪市新浦镇人,资深金融专家。1951年6月生,197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党的十七大代表,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兼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现担任浙江省第十届政协常委,浙商银行独立董事,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省金融研究院特聘高级研究员兼理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总会会长,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宁波杭州经济促进会副会长,慈溪杭州经济促进会会长等职。

徐新桥在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领导期间,管理近7000亿银行资产,下辖11家二级分行,117家支行,750个营业网点,拥有员工20000多人,离休职工4000多人。他以出色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实绩,成为中国工商银行系统及浙江金融系统中的佼佼者。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年创利润100多亿元,在中国工商银行系统总行绩效考评中位列全国省级分行第一,在浙江省各大国有银行中工行存贷款业务总量及利润也均排名第一。

作为一名成功的金融家,其人均存贷款、人均利润也都名列第一。这一时期,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还先后荣获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级文明行业、2008年度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贡献奖、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浙江经济发展一等奖、总行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2010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奖、浙商最信赖品牌银行、浙商最信赖创新服务银行、浙商最信赖社会公益服务银行、浙江省首届绿色低碳经济标兵企业等。徐新桥还先后获得中央金融工委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的表彰,并在2001年7月1日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身份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并上台接受中央领导的颁奖。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徐新桥以党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慈溪籍人士中仅有的几位全国党代表之一。2009年8月22日,由于徐新桥在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期间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温家宝总理考察浙江期间受到了总理的亲切接见。徐新桥汇报了浙江工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举措,得到了总理的肯定和赞许。2007年,徐新桥以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的身份当选为《中国金融家》当年10月的封面人物。

15.吴国迪

吴国迪,1960年生,宁波慈溪观海卫镇东山头人,上海埃力生石油化纤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著名实业家。中共党员,美国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1978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8月成立中国中轻工业集团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997年6月成立上海埃力生(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党委书记。

吴国迪于1988年以5万元起家,成立中国中轻工业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埃力生集团已成为总资产达35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埃力生集团拥有工业、对外贸易、金融投资、卫星通讯、数字通讯、房地产、服务业等行业,产业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河北及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地区,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最大企业前100强之列。吴国迪曾荣获“1997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3十大中华英才”、“2003年度上海市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当选为上海市十一届人大代表,担任上海市工经联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2005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13位。

16.徐娣珍

徐娣珍,女,1963年生,著名教育家、企业家。中国·慈吉集团总裁、慈吉教育集团董事长、浙江慈吉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并任全国民办教育工作协会常任理事,浙江省工商联常委、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省女企业家协会常委,宁波市商会副会长、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

徐娣珍14岁起涉足商海,经历了摩托车制造、教育、奔驰4S店、二手车交易等9个行业,实现了从摩托车生产到教育集团再到现代服务业的3次大跨越,拥有了中国·慈吉集团、慈吉教育集团、浙江慈吉之星汽车有限公司、慈吉二手车交易市场4家上规模企业,其资产从5000元起步跃增到20亿元。为扶贫济困、社会公益等累计捐款达1000多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女企业家、国际女性创业明星、全国首届十大创新能力民营女企业家、全国杰出创业女性、中国十大营销精英、首批全国教育家、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贡献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数十项称号。2010年3月8日,她作为全国150名优秀女性杰出代表,参加了全国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全体中常委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