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州现象

三、温州现象

在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时,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慈溪经济发展模式与温州模式极为相似,这其实也与移民文化有关系。

上文已有提到,三北一卫(观海卫)两所(浒山所、龙山所)的居民均为南部沿海一带迁徙而来,其中浒山所驻兵迁自乐清,龙山所驻兵迁自乐清蒲岐,乐清隶属温州,为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域,明初两所迁三北人员2000多户,至今其后裔当有10多万人之众,而在民国时期,从温台地区迁入的也在2000户左右,其后裔亦相当可观。这些具有温州滨海之地基因成分的群体的进入,对三北地区人员结构带来了重大的调整,这对三北商贸经济的发轫有重要意义。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在温州模式中,经济形式家庭化,即小商品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方式专业化,即有家庭生产过程的工艺分工、产品的门类分工和区域分工;生产要素市场化,即按市场的供需要求组织生产与流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可自由流动等。

温州模式又被称作“小狗经济”,贴切形容了温州遍地的小企业、小家庭作坊场景。

而慈溪的经济模式与温州模式极为相似,慈溪市有工商企业达50000多家,企业也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业,生产的大多为小商品,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却占据了某些领域的中国第一或全球第一。

慈溪和温州两地都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富裕和经济发达的象征,但社会秩序的规范性一般,都曾曝出过在全国有影响的假冒或伪劣产品质量事件,但经整改现在已消除了影响。

因此经过比较和研究,可以得出慈溪区域经济模式与温州区域经济模式的相似性,似应与移民文化有一定关联。

其实温州模式崇商的背景是南宋叶适的功利之学。叶适是温州瑞安人,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观点与朱熹、陆九渊对立。叶适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学习记言》),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的政策。

叶适的功利之学对温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很大,由于叶适功利之学在全国的领先,也引领了温州商人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领先,温州模式只不过是功利之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而慈溪模式的形成,除了温州移民群体的进入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温州文化的吸收。

大家知道宁波是浙东文化的发源地,浙东文化以经世致用为核心思想,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是浙东文化的集大成者,而浙东文化的源头却要追溯到三北的黄震。黄震是南宋后期东发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朱熹理学的重要传承者,又是叶适功利之学的积极推崇者,东发思想对三北区域的崇商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慈溪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似且都推崇商贸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黄震也是温州移民,据《湖山黄氏宗谱》记载,其始祖为十三府君,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始,自温州乐清县下庄村徙居四明慈溪之古窑。黄震为十三府君的七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