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产业背景
(一)制造业
慈溪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制造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其中许多产业位居国内外前列。如三A扑克、打火机、绒促性素原料药(HCG)的产销量高居全球第一;锦纶帘子布产销量为世界第二;饮水器、高性能特种纤维、电子铜带、输纱器产销量居全国之冠;是全国最大的精密微小型轴承出口基地;是欧式插座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占欧洲70%的市场份额;慈溪还是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崛起了星火企业群和一系列的产业带。据慈溪市统计局2008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
2008年末,我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0252个,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13055人,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营企业7个,占0.1%;集体企业39个,占0.4%;私营企业9117个,占88.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35个,占3.3%;外商投资企业312个,占3.0%;其余类型企业442个,占4.3%。与2004年末相比,私营企业数增加2236个,增长29.3%。
从行业分布看,工业企业覆盖了33个行业大类,行业分布较广,企业家数较为集中的行业为: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16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19.7%;通用设备制造业1637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16.0%;塑料制品业1164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11.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26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7.1%;金属制品业579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5.6%。
这五大行业总共有6122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59.8%。较为集中行业的企业个数和所占比重比2004年有较大变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820个,所占比重从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362个,所占比重从第一位退至第二位;塑料制品业增加73个,继续保持了所占比重的第三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240个,所占比重从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金属制品业增加246个,所占比重从第六位站上了第五位的位置,原来所占比重第四位的纺织业下滑至第六位。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33个行业中占比重较大的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3.36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7.9%;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32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0.7%;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28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51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5.7%;塑料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08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5.0%。这五大行业总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8.55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58.6%,分别比2004年增长131.5%、68.2%、129.4%、71.6%和88.4%。
2008年末我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413055人,比2004年末增加42735人,增长11.5%,其中男性215407人,女性197648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9∶1,男性略高于女性。从学历及其职称上看,全部从业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39650人,占总数的9.6%;拥有中高技术职称的仅有5713人,占总数的1.4%;拥有中高级技师的仅有2152人,占总数的0.5%。
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9.11亿元,比2004年增加657.23亿元,增长1.11倍。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列前5位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48.7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9%;通用设备制造业133.5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7%;化学纤维制造业118.1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5%;塑料制品业61.0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9.8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三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着前三位的位置,分别增长140.6%、74.0%、144.2%;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取代了第四、五位的纺织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2004年的第六、七位跃上了第四、五位,增长94.2%、157.4%;这五大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21.3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7.8%。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较大的镇(街道)。依次为经济开发区占15.2%、龙山镇占12.2%、周巷镇占10.4%、观海卫镇占8.3%、横河镇占6.4%。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过2亿元的镇(街道)有7个,比2004年末增加4个。依次为经济开发区、横河镇、周巷镇、观海卫镇、新浦镇、长河镇和掌起镇。
结合全市有近百万外来人口及100余万本地人口的实际,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上信息中还存在有许多隐性的劳动就业人员,并且这部分人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但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全市工业产业的结构情况。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第一大产业,从业人员最多。以下依次为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来人员主要集聚于这些行业之中。
(二)建筑业
建筑业是外来人员进入的又一重要产业。改革开放后,慈溪的建筑业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据慈溪市统计局2008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末,我市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273个,从业人员52662人;建筑业个体经营户855户,从业人员3369人。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中,国有企业5个,占1.8%;集体企业10个,占3.7%;有限责任公司5个,占1.8%;私营企业253个,占92.7%。我市建筑业法人企业都是内资企业,私营企业成为建筑业的主角。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44.7%;建筑安装业占13.2%;建筑装饰业占30.4%;其他建筑业占11.7%。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0.4%;建筑安装业占4.5%;建筑装饰业占4.5%;其他建筑业占0.6%。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782019万元。其中:资质内企业773356万元,资质外企业完成8663万元。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7.7%;建筑安装业占8.5%;建筑装饰业占3.4%;其他建筑业占0.4%。
与建筑业相关联的还有房地产企业,据慈溪市统计局2008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97个,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00个,物业管理企业74个,中介服务业21个,其他房地产2个。房地产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合计5710人,比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增加1747人。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668人,物业管理企业3889人,中介服务业136人,其他房地产17人。
在建筑业及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中,外来人口也是主要从业大军。
(三)服务业
服务业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等。据慈溪市统计局2008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
批发和零售业。200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171个,就业人员21708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86.2%和75.7%。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1544个,零售业627个,分别占71.1%和28.9%。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6.0%,零售业占44.0%。
住宿和餐饮业。200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70个,从业人员7571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4.1%和18.2%。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111个,餐饮业59个,分别占65.3%和34.7%。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66.6%,餐饮业占33.4%。
其他第三产业。200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3097个,比2004年末增加687个。从业人员53692人,比2004年末增加10235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089个,就业人员12548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单位2008个,就业人员41144人。其他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从上述资料可知,服务业中应该还有大量隐性就业人员没有登记在内。慈溪的外来人口中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很多,主要从事餐饮服务、商业零售和批发企业、娱乐业等,还有一部分在从事汽车运输业。
(四)种植业
种植业是慈溪的传统产业之一,目前有许多发展成为拥有规模经营优势的现代农场。一般拥有土地在数百亩和数千亩之间。土地的集聚经营亟需大批的农业种植人员。因此,一些在原住区域有耕种技能的外来人员便进入相关农场从事种植工作。
据不完全调查,从事种植业的外来人员总数在3000人左右,在外来人员中人数不算多。